两种母质黑土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土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1.2.2 腐殖质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研究
1.2.3 国内外腐殖质研究进程发展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
2.2.1 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2.2 全土腐殖质组成及性质的测定
2.2.3 土壤重组的提取及结合态腐殖质分组的测定
2.2.4 土壤质地及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2.5 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离提取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两种母质黑土的理化特性研究
3.1 两种母质黑土的基本理化性质
3.2 两种母质黑土的土壤质地
3.3 两种母质黑土的铁铝氧化物含量
第四章 两种母质黑土有机质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4.1 两种母质黑土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4.2 两种母质黑土全土腐殖质组成的剖面分布特征
4.3 两种母质黑土腐殖化度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五章 两种母质黑土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组成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5.1 两种母质黑土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相对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5.2 两种母质黑土松结态腐殖质组成的剖面分布特征
5.3 两种母质黑土稳结态腐殖质组成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六章 两种母质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团聚体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6.1 两种母质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6.2 两种母质黑土团聚体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华;;世界三大黑土区[J];地理教育;2006年03期
2 王福庆;;总结经验 规范管理 扎实推进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07期
3 方海燕;蔡强国;李秋艳;;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中游泥沙输移月年时间尺度特征[J];泥沙研究;2009年02期
4 王道伟;宫成龙;;全国首个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在我省建成[J];水利天地;2008年12期
5 王跃刚;赵贵斌;;国家黑土区水土保持检查组来我省调研[J];吉林水利;2007年05期
6 计文琦;;北京地拓再为黑土区信息化建设助力[J];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07期
7 景国臣;黑土区水土保持研究的探索与实践[J];水利天地;2005年01期
8 谢立亚,任丽华,石连奎,杜春生;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1期
9 ;“湖地”砂礓黑土的治理[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8年04期
10 高峰,詹敏,战辉;黑土区农地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峰;陈雪丽;张磊;王爽;;不同农艺措施对黑土区氮肥利用率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冯立民;;白山市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蔡壮;;东北黑土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4 王宝桐;;从绥化市看黑土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陆欣春;邹文秀;韩晓增;郝翔翔;江恒;;黑土中锌有效度的物理化学研究法[A];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6 许艳丽;;黑土区土地利用及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振举;蔡强国;李国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对粮食安全的影响[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赵显波;许士国;刘振平;;冻融侵蚀引起的黑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9 冯君;郄瑞卿;孙彦君;王继红;;吉林省中部黑土耕层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10 于晓静;曲长祥;刘焕军;;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地温空间格局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好成;专家呼吁重视黑土退化现状[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朱金 本报记者 林铁山;黑土之约 丰收之悦[N];吉林农村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孙翠翠 实习生 林冬雪;黑土重生[N];吉林日报;2019年
4 记者 闫虹瑾;我省黑土区耕地面积达0.69亿亩[N];吉林日报;2018年
5 李卓聪 张强 姚广武 刘宇航;守护一方黑土 助力乡村振兴[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6 记者 刘姗姗 通讯员 吕俊;保护黑土区土壤安全[N];吉林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郭铭华 那可;只种不养伤伤伤 抢救黑土急急急[N];黑龙江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刘翠苹;让黑土变“黑金” 筑稳“大粮仓”[N];协商新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董众赢;保护性耕作“肥田护土”[N];四平日报;2017年
10 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研究员 赵勤;全力推进黑土地保护 夯实可持续发展之基[N];黑龙江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丹;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9年
2 陈渊;农田黑土生产力的有机质阈值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张久明;轮作体系下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平衡与腐殖质组分及结构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东辉;黑土养分信息提取的高光谱遥感方法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8年
5 宋书会;磷肥减施及覆膜条件下黑土磷素供应特征与转化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6 刘洁;东北黑土区农田地表大型节肢动物多样性格局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王艳红;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作物光合碳在黑土中转化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年
8 佟玉欣;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9 程彬;松辽平原黑土有机质及相关元素遥感定量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秦焱;吉林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及结构退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两种母质黑土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曹伟;黑土区农田-防护林坡面体系氮素迁移转化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3 郭兴军;农田黑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耕作方式的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印玉明;松嫩平原黑土区积雪表面温度反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齐北松;基于Landsat影像的典型黑土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胡石涛;基于多源数据的松嫩平原黑土区积雪参数反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路中;松嫩平原北部黑土区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8 刘春妍;吉林省黑土资源保护农户响应及政策优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9 朱玉伟;保护性耕作对黑土磷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10 杨润城;海伦黑土农田风蚀监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9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2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