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环境因子对海水生物滤器硝化性能及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14
【部分图文】:
图 1-1 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示意图Fig. 1-1 The schematic of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中各水处理单元的功能如下:(1)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心力、重力的作用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大颗物(残饵、粪便等)。其作为 RAS 的第一个水处理装置极大地减轻了后续水处的工作负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道设备被堵塞的风险而且能够降低局部水头降低能耗减少生产运行成本。(2)微滤机或弧形筛微滤机、弧形筛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较细孔径的筛网滤除养殖水体中的细物,进一步减小生物滤器的工作负荷。其对细小颗粒物的滤除取决于筛网的小,筛网孔径越小其工作效率越高,有研究表明筛网目数在 200 目时对水体的
出水取样口 9、生物滤器进水取样口 10、曝气泵 11、生物滤器ible pump 2、Baffle plate 3、Overflow pipe 4、Water storage taner 6、Airstone 7、Filler 8、Biofilter water outlet 9、Biofilter inleration pump 11、Biofilter向为水流方向 direction for water flow.图 2-1 实验装置示意图Fig.2-1 Experimental device diagram用直径 2.5 cm、厚度 0.4 cm、64 孔的环形塑料悬浮填料曹春艳与何正光皆发现悬浮填料填充率在 30%时水处理于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代码为 XLB-1。填料实物图,见图 2-2。
图 2-4 生物滤器挂膜阶段氨氮的去除情况Fig. 2-4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during biofilter hanging film stage养殖系统水环境中的无机氮主要为氨氮[62],氨氮浓度超标会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长甚至会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63]。降低并有效的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是循水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本研究中发现,在挂膜阶段与其他处理组相比 pH=7.处理组生物滤器会迅速建立硝化功能而且挂膜时间较短。在 pH=7.5 左右生物滤器TAN 的处理效果最佳与吕永涛等[64]的研究结果(在研究短程硝化过程中发现,pH为 7. 5 时,氨氮降解率达到最大)一致。徐婷等[65]在研究 pH 值对短程硝化过程动学的影响时,发现在 pH=7.3~8范围内 AOB 的浓度达到最大,氨氮降解率最大。2.3.2 生物滤器挂膜阶段 NO2--N 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挂膜阶段,不同 pH(pH=7.0、7.5、8.0、8.5)条件下流化床生物滤器对 NO2的去除效率如图 2-5 所示。从图 3 整体趋势来看,挂膜阶段不同 pH 条件下 NO2--N流化床生物滤器中的变化主要分为 2 个时期:积累期(生物滤器出水 NO--N 的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强;朱建新;刘慧;程海华;曲克明;刘寿堂;;几种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5年03期
2 李甍;宋协法;孙国祥;马晓娜;刘鹰;;适宜牡蛎与龙须菜配比提高含氮养殖废水处理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3 柳瑶;宋协法;雷霁霖;彭磊;黄志涛;刘宝良;;循环水养殖旋转式生物流化床生物过滤功能[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杨志强;朱建新;刘慧;程海华;曲克明;刘寿堂;;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J];渔业现代化;2014年06期
5 LIU Yao;SONG Xiefa;LIANG Zhenlin;PENG Lei;;Application of CFD Modeling to Hydrodynamics of CycloBio Fluidized Sand Bed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4年01期
6 柳瑶;宋协法;梁振林;廉大晓;周游;;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流化床的流化特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张海耿;张宇雷;张业韡;顾川川;宋红桥;吴凡;;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化床生物滤器净水效果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8 孟祥至;孟昭福;赵君楠;朱军;闫晓艺;刘娟;;进水氨氮浓度对SBR法处理猪场废水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8期
9 张卫强;朱英;;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年06期
10 罗荣强;侯沙沙;沈加正;陈珠;刘鹰;;海水生物滤器氨氮沿程转化规律模型[J];环境科学;201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亚;循环水系统放养密度对鲍养殖水质的影响及水处理效果优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乾;摄食水平和温度对翘嘴鳜幼鱼生长、排粪、排泄及氮收支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迎全;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侯沙沙;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气水比对生物滤器去除效率的影响[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玉萍;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工艺的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6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3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