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富油脂微藻和奶牛养殖废水处理微藻的选育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21:22
   奶牛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大量养殖废水,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微藻生长速度快、种类多、分布广、光合作用效率高,具有处理养殖废水的巨大潜能。作为自养型单细胞生物,也能利用有机废物生长并可固定二氧化碳生产生物质,被称为“微型阳光驱动的生物化工厂”,是生物柴油的良好来源。而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有利于缓解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实现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的有机结合,成为近年来持续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石家庄市本地自然水体和河北乐源牧业奶牛养殖场废水沼液中采集水样,经过BG11培养基富集后筛选出10株微藻并进行油脂产率分析,结果显示,自养条件下,藻种HT-1油脂产率最高,为10.23±2.63(mg/(L·d)),18S rDNA鉴定为栅藻(Scenedesmus sp.)。通过单因素培养条件探究表明,藻种HT-1在27℃的条件下,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 7、光周期18∶6(h∶h)、光照强度4 000 Lux。藻种HT-1异养培养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0 g/L葡萄糖、1.2 g/L NaNO_3、80 mg/L K_2HPO_4·3H_2O、200 mg/L MgSO_4·7H_2O,培养基的其他成分参照BG11。在此条件下,藻种HT-1在10天内生物量达到5.47 g/L,油脂产量达到1.28 g/L。采用不同稀释倍数的奶牛养殖废水对10株微藻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一株能在3倍稀释奶牛养殖废水中生长良好的藻种HC-2,经18S rDNA鉴定为小球藻(Chlorella sp.)。固定化藻种HC-2处理废水单因素实验表明,最优固定化条件为:3.0%海藻酸钠、3.5%氯化钙、1.86 mm胶球直径,胶球投放量为1 200个时,固定化藻种HC-2对10倍稀释废水中总磷(TP)的去除率可达到59.44%。比较了藻种HC-2在游离状态和固定化状态对10倍和5倍稀释奶牛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10倍废水中,游离与固定化微藻对废水中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16%和49.38%,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53.59%和41.4 2%,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0.27%和39.47%。最终微藻生物量达到8.47 g/L。在5倍稀释废水中,游离与固定化微藻对废水中TP的去除率分别为63.98%和43.01%,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8.26%和39.34%,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4.45%和31.96%。最终微藻生物量达到15.48 g/L。采取了四种处理方法对藻种HT-1和HC-2进行藻种保藏研究,结果表明,藻种HT-1的最佳保藏方法为固定化保藏。固定化条件为:3.0%海藻酸钠、3.5%氯化钙、1.86 mm胶球直径。-30℃黑暗冰箱内保藏四个月后,藻种的存活率为43.1%。藻种HC-2的最佳保藏方法为直接离心保藏,培养条件同上,藻种存活率可达到48.3%。对微藻处理奶牛养殖废水沼液进行了中试设计,完成了工艺流程图、工艺结构图和房屋建造图纸的设计。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13;Q949.2
【部分图文】:

照片,微藻,光学显微镜,照片


Table 2-4 The Serial number and culture’s characteristic of microalgae编 号 采样地点 细胞形态 藻液颜色 沉降程度YZ-1 养殖废水 单细胞 椭圆或圆形 绿色 易沉降HC-1 护城河 单细胞 椭圆或圆形 绿色 易沉降HT-1 滹沱河 对生 纺锤形 绿色 易沉降RG-1 人工湖 对生 两端渐尖纺锤形 绿色 易沉降RG-2 人工湖 单细胞 椭圆或圆形 绿色 易沉降HT-2 滹沱河 单生和群生 长卵形 绿色 易沉降HC-2 护城河 单细胞 椭圆或圆形 绿色 易沉降YZ-2 养殖废水 较大单细胞 囊状圆形 绿色 易沉降HC-3 护城河 对生 两端钝圆纺锤形 绿色 不易沉降HC-4 护城河 单细胞 针形 绿色 不易沉降

电泳图,藻种,电泳图,序列


水中生存而走向死亡,最终生存下来的因生长环境的改变,后期选择进化产生的废水耐受能力或环境适应能力,可用结果鉴定HT-1 的光学显微照片所示,藻种 HT-1 胞组成,各个细胞之间相互平行并紧密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中对栅HC-2 的光学显微照片所示,藻种 HC-2 细胞相互聚集成群,群体中细胞大小和分类及生态》中对小球藻属的描述。物学鉴定

序列,系统发育树,序列,藻种


图 3-5 基于 18S r DNA 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Fig.3-5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8S r DNA sequences将 2 株藻种测得的序列提交到 NCBI 的 Genbank 中进行 Blast 分析,挑选中同源性较高的序列进行下载,再使用 MEGA 7.0.14 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并构T-1 和 HC-2 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 3-9 所示,藻种 HT-1 与栅藻属(Scenedesm有较高的 18S rDNA 基因相似性,表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藻种 HT-1 的析,藻种 HT-1 隶属于栅藻属,鉴定为栅藻。藻种 HC-2 与小球藻属(Chlore有较高的 18S rDNA 基因相似性,表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藻种 HC-2 的析,藻种 HC-2 隶属于小球藻属,鉴定为小球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珊;郑立;韩笑天;田黎;邹景忠;;微藻油脂含量和组分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海洋科学;2009年12期

2 黄英明;王伟良;李元广;谢静莉;范建华;陶黎明;;微藻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与策略[J];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3 朱明珍;微藻产生的抗生素[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7年01期

4 韩迎山;;微藻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植物杂志;1990年06期

5 马志珍;;微藻固定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国外水产;1993年03期

6 林伟,陈騳,刘秀云;饵料微藻培育系统内海洋弧菌生长特点[J];海洋与湖沼;2000年04期

7 邹树平;吴玉龙;杨明德;李春;童军茂;;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J];水产科学;2007年03期

8 范晓蕾;郭荣波;魏东芝;;能源微藻与生物炼制[J];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05期

9 曾玲;文菁;徐春曼;;氮、磷对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张英伟;刘炜;;微藻能源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莎;微藻悬浮液中CO_2气泡的动力学行为及固碳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乔坤;极端耐NaHCO_3微藻的鉴定及ACBP抗逆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孙中亮;低浓度二氧化碳培养微藻的吸收强化和烟道气组分调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4 张丽;微藻对水热液化废水养分的循环利用及代谢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熊威;微藻仿生硅矿化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6 任宏宇;微藻油脂合成策略及暗发酵细菌—微藻耦合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凤娟;固定CO_2富油微藻的选育及基因转化藻株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毕桂灿;舟形藻(Navicula sp.N6)废水培养及其转录组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陈智杰;微藻培养体系光传递与气液传质现象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10 彭慧峰;CO_2驱动下能源微藻代谢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永奕;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压载水微藻活性检测及分类[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王晓琦;溢油胁迫下的微藻类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孙振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光藻反应器的建模与优化仿真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4 张硕;耐受高浓度CO_2、NO能源微藻的筛选及生长条件的优化[D];山东大学;2015年

5 韩琳;高产油脂微藻的筛选及其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能力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项丽君;脱硝微藻筛选及气升圆柱光生物反应器脱硝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赖素兰;三种常用饵料微藻的浓缩保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聪;利用城市污水培养微藻的促进方法与优化组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刘妍;两种微藻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可食性膜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吴垚;微藻自动培养装置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1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41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