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茶园水土保持与养分流失防控的试验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7;S571.1
【部分图文】:
文况??流域概况??也叫金鹅湖,是宁波原水集团所辖八库中的一个中型米,宁波市东线引水工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水资源配鄞州区横溪镇东南。横溪镇距宁波市区22?km,处在有‘‘鄞州福地,灵秀横溪”之美誉,东邻东钱湖,枕云龙镇,是鄞州的五大建制镇之一。??
M料4方法??2.1.2研究茶园概况??横溪水库四边环山,研究区茶园(图2.2)位于横溪水库东面。原为种植了??几十年的老茶园,占地三百亩,由当地茶叶公司承包后,建立了规模化茶叶生产??和休闲文化旅游基地,因此对原有老茶园进行了重建翻新。翻新重建的茶园于??2015、2016、2017年分别重新移苗栽种,品祌为乌牛茶和黄茶。在试验开始的??2018年,一、二、三年的茶树分别占到了茶园总面积的25%、15%以及60%?(图??2.3、图?2.4?和图?2.5)。??__義??图2.2试验茶园景观??Fig?2.2?landscape?of?the?experimental?tea?garden??
M料4方法??2.1.2研究茶园概况??横溪水库四边环山,研究区茶园(图2.2)位于横溪水库东面。原为种植了??几十年的老茶园,占地三百亩,由当地茶叶公司承包后,建立了规模化茶叶生产??和休闲文化旅游基地,因此对原有老茶园进行了重建翻新。翻新重建的茶园于??2015、2016、2017年分别重新移苗栽种,品祌为乌牛茶和黄茶。在试验开始的??2018年,一、二、三年的茶树分别占到了茶园总面积的25%、15%以及60%?(图??2.3、图?2.4?和图?2.5)。??__義??图2.2试验茶园景观??Fig?2.2?landscape?of?the?experimental?tea?garde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晶晶;胡宏祥;陈祝;邸云飞;郑庭茜;;控养分流失肥的环境经济效益评估[J];皖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王冠超;;怎样施用尿素[J];北方园艺;1988年05期
3 王桂苓;马友华;石润圭;黄文星;孙兴旺;吴春蕾;;安徽省农业环境现状与农田养分流失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4 ;防止农家肥养分流失的四种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年04期
5 肖延玉;;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北京农业;2010年18期
6 胡宏祥;洪天求;刘路;;水土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的预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7 李瀚之;余新晓;樊登星;孙佳美;常玉;梁洪儒;;不同覆盖措施对褐土养分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8 肖延玉;;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北京农业;2010年S1期
9 ;防止农家肥养分流失的四种方法[J];江西棉花;2010年01期
10 丁倩;周蓓蓓;吕金榜;胡梓超;陈晓鹏;王全九;;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傅涛;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吕威;复合坡面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及其调控模拟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3 曾立雄;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养分的分布、迁移与控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王林华;黄土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汤秋香;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袁东海;红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董晓辉;娑婆小流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吕唤春;千岛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生态郊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刘泉;汉江中游小流域水土—养分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德浩;重建茶园水土保持与养分流失防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卜建霞;福建长汀马尾松林下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养分流失与凋落物养分归还[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朱金城;江苏扬州稻田控制排水及养分流失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4 沈奕彤;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坡面养分流失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朱子龙;太行山石灰岩坡地水土及养分流失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佳琪;片麻岩坡地不同下垫面水土和养分流失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杨婷;黄土坡面降雨侵蚀养分流失特征及调控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8 陈小强;间作种植模式对云南省中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艳华;控释肥对坡耕地径流养分流失及花生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朱渝芬;毛竹林水文生态功能及其土壤肥力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5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4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