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ε-PL)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水溶性、可生物降解且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其主要用于食品防腐剂上,但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从细黄链霉菌辽宁致病变种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ε-PL(发明专利受理号:201910330737.2)进行温室盆栽、荧光检测、Northern blot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试验,研究了ε-PL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又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离体叶接种试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试验,研究了ε-PL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作用及机理;通过对ε-PL处理后烟草BY-2细胞的RNA-Seq测序分析,研究了ε-PL对烟草植株抗病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作用。以上研究为深入了解ε-PL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ε-PL对TMV有明显钝化作用和预防效果。ε-PL在2000μg/ml浓度处理枯斑寄主心叶烟时,对TMV的钝化抑制率和预防效果分别达到90.6%和79.3%,同浓度ε-PL处理系统侵染寄主普通烟NC89,对TMV的钝化和预防效果分别为72.35%和56.7%;荧光检测接种了转绿色荧光蛋白(GFP)TMV的本氏烟苗,结果显示无论是接种叶、上位叶还是顶叶的荧光斑点,药剂处理组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100μg/mlε-PL处理的本氏烟的顶叶基本未见荧光斑点,而对照组顶叶绿色荧光区域明显;Northern blot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ε-PL处理下接种TMV的烟叶和烟草BY-2原生质体,结果显示ε-PL处理下样品中TMV-RNA的量明显减少,表明ε-PL影响了病毒核酸的合成和积累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ε-PL可使病毒粒子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2.ε-PL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用不同浓度的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黄瓜褐斑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进行平板抑菌试验,结果显示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和黄瓜褐斑病菌可以产生清晰明显的抑菌圈,且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5μg/ml,对黄瓜褐斑病菌的MIC值为10μg/ml,但ε-PL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菌效果不显著;离体叶接种试验表明,ε-PL对烟草、黄瓜离体叶有明显阻止病斑扩展的作用,且与对照相比,ε-PL对烟草赤星病斑扩展的阻止效果更为显著;ε-PL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表明,200μg/mlε-PL处理3天时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92%,处理7天的抑制率也高达87%左右,表明ε-PL稳定性好,抑制作用强,可以长时间控制菌丝生长;ε-PL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态影响显微观测表明,当25μg/ml的ε-PL处理24h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会出现皱缩、畸形等变化;当浓度达到200μg/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接近98%;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萌发及生长相关基因如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A基因(PKA)、Alternaria alternata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AAPK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和5.8s核糖体rRNA代表基因进行qPCR检测,结果显示前三个基因在ε-PL处理后发生显著下调表达,从分子水平揭示了ε-PL对真菌抑制的作用机制。3.为了进一步了解ε-PL对寄主是否具有诱抗作用,利用ε-PL处理烟草BY-2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分析。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烟草热休克同源蛋白70 kDa基因和与衰老相关蛋白等1350个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而烟草花色素3-O-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和烟草叶片表皮特异性分泌型糖蛋白等1700多基因与对照相比表达量发生显著下调表达;差异基因Gene Ontology(GO)富集性分析显示,ε-PL处理后烟草细胞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学功能中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相关基因上,在细胞组分中主要富集于与细胞核、细胞质、质膜和膜的组成相关的基因上,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于与蛋白质结合相关、与转录相关或与有特殊序列的DNA结合功能相关的基因上,以上基因间接起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进化和抗逆境等作用。差异基因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性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与植物热反应相关,与毒素代谢相关,与氧化反应相关等重要通路上。综上推测,ε-PL对烟草具有诱导抗病性作用。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2.41;S432.44
【部分图文】: 图 2-1 不同浓度 ε-PL 对普通烟上 TMV 的抑制效果 2-1 Inhibi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ε-PL on TMV on N. tabacum L. cv.
图 2-2 500 μg/ml ε-PL 处理心叶烟上 TMV 的枯斑抑制效果Figure 2-2 Anti-TMV effect on N. glutinosa treated with 500 μg/ml ε-PL
图 2-3 不同浓度 ε-PL 处理下接种 TMV 心叶烟的枯斑状况Figure 2-3 Nocrotic lesions on N. glutinosa inoculated with TMV under differentconcentrations of ε-P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佩华;植物病毒及其防治与利用[J];生物学教学;1996年12期
2 卢少华;宋丹阳;闫凤鸣;;烟粉虱传播植物病毒机理研究进展[J];华中昆虫研究;2016年00期
3 彭浩然;;植物病毒双链RNA提取、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3期
4 何世斌;;植物病毒[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年09期
5 杨崇良;植物病毒研究及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6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植物病毒[J];北方园艺;1999年02期
7 王海河,谢联辉;植物病毒RNA间重组的研究现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8 熊克娟,李天宪,陈绳亮,张忠,刘汉新;常见植物病毒冷冻干燥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观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胡稳奇;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J];植物保护;1994年02期
10 谷建夫,李宗文;对植物病毒检疫标准化框架的设想[J];植物检疫;199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建国;两种药用植物对植物病毒及三种介体昆虫的生物活性[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2 张珣;六种植物病毒Real Time 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魏德强;以植物病毒为载体建立新型的载体—半抗原免疫体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苏秀;小RNA深度测序在几种木本植物病毒鉴定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5 薛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白背飞虱基因互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鹤;ε-聚赖氨酸抑制植物病毒及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陈瑾;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3 王雪雨;环境水中植物病毒的检测及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吴东妮;常见的检疫性植物病毒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5 曹成;胶体金核酸层析检测5种检疫性植物病毒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6 马婷;重组Reteplase植物病毒载体表达系统的优化[D];宁夏大学;2016年
7 张斯;病毒VdCV1的OTU基因对植物病毒的影响及转基因黄萎菌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8 周汉琛;植物病毒病害人工miRNA自动应答防治技术[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秦波;植物病毒沉默抑制子P25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银霞;168号放线菌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和活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863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6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