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氮投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153.6;S154.3
【部分图文】: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投入农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测定干筛团聚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4种??与碳氮循环相关的酶活性,来研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酶活性对高量施肥的响应机制;??对干筛团聚体进行矿化培养试验,并利用混合双库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土壤矿化进行模拟,得到团??聚体有机碳库的转化速率,从而研究团聚体有机碳的稳定性,结合微生物特性来分析团聚体内有??机碳矿化的微生物作用机制。通过对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以期揭示高硪氮投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固碳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4.4?土壤颗粒密度分级方法??采用改进的?Yamashita?et?al?(2005)和?Sleutel?et?al?(2006)的方法(图?3-1):称取?5?g?风干??后的干筛团聚体,放入在50?ml离心管中,加入25?m丨的密度为1.6?g?cm—3聚舆酸钠(Sodium??polytungstate?solution,?SPT)溶液中,用手轻轻上下颠倒10次。用10?ml?SPT将附着在离心管帽??和管壁的物质冲入管内。将样品在放于离心机中,4000?rmp在20°C下离心lh。将上部悬浊液从??离心管中轻轻倒出,在0.45?nm尼龙滤膜上进行真空抽滤,用去离子水洗除去SPT,将滤膜转移??到-?个小铝盒,得到游离态颗粒有机质(fPOM)组分。向盛有重组的离心管中加入25ml密度为??2.0gcm-3SPT溶液,5粒直径为5mm的玻璃珠,在60rmp往复震荡16h,结束后将样品在放于??离心机中,4000?rmp在20°C下离心1?h,上部悬浊液过0.45?nm尼龙滤膜,得到闭蓄态颗粒有机??质(oPOM)组分。剩下的重组,加入六偏磷酸钠分解后过0.053?mm筛,得到重组M>53和矿质??结合M<53组分。所有组分在40°C下烘干,称重,研磨,利用元素分析仪(ElementarVarioMACRO,??Germany)测定有机碳和全氣含量。??
3.3不同施肥方式对表层土壤团聚体质量分布特性的影响??3.3.1?土壤团聚体质量分布规律??利用干筛和湿筛两种团聚体分组方法,土壤团聚体的回收率均高于97%。图3-1?(a)可以看??出,干筛团聚体以0.25-2?mm粒级为主,占团聚体重量总量的54%-59%,?<0.25?mxn粒级的微团??聚体含量最少,仅占团聚体总量的8%-23%。不同施肥方式对>2?mm和0.25-2?mm粒级的干筛大??团聚体影响较小,仅对<0.25?mm的微团聚体有显著影响。其中,MF处理下<0.25?mm粒级团聚??体含量最高,S处理下的含量最低。??从图3-1?(b)可以看出,水稳性团聚体以0.053-0.25?mm粒级为主,占团聚体质量总置的??42%-52%,其次为<0.053_粒级,占团聚体总量的23%-38%,>2_的大团聚体含量最少,??仅占团聚体总量的2%-6%。不同施肥方式可显著影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质量分布。与CK相比,??SMF显著促进>2?mm粒级大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星星;;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7年24期
2 唐茹;孙钰翔;戴齐;林清美;谢丽华;;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研究方法及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8年09期
3 冯欢;张俊岭;张凤华;;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水溶性阳离子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06期
4 刘艳;马茂华;吴胜军;冉义国;王小晓;黄平;;干湿交替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2018年05期
5 于法展;张茜;张忠启;李玲;雷良媛;张少坤;陈俊;;庐山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6期
6 苏静;赵世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5期
7 李江涛;钟晓兰;赵其国;;耕作和施肥扰动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8 尹瑞龄;;微生物与土壤团聚体[J];土壤学进展;1985年04期
9 赖忠盛;文启凯;何远龙;阎小飞;;覆膜栽培对耕层士壤腐殖质组分与土壤团聚体影响的初步研究[J];八一农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高碳氮投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何翠翠;麦玉轮作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群落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唐士明;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4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倩;长期施肥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团聚体碳氮转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8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9 赵冬;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量化表征[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10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耸耸;干旱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生物调控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林芳;评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超声能量测量技术探索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丁康;长武塬边坡不同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聂富育;四川盆地西缘4种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氮动态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5 曾鹏宇;长期施用猪粪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6 张世祺;植烟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及与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关系[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李杨波;冻融循环对五台山高山林线附近典型植被土壤团聚体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8 任天婧;南方花岗岩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中重金属、稀土元素分布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9 马田田;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10 王蕊;塿土剖面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状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8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6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