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叶绿素荧光遥感的植被干旱胁迫指数构建

发布时间:2020-11-19 07:43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极端干旱事件直接威胁植被的生长,导致植被生产力下降。在干旱期间,植被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导致植被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及时精确地监测大范围干旱事件对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监测植被生长对于干旱的响应成为可能。传统的遥感植被指数是植被绿度和能量吸收的量度,可以间接地指示植被的光合作用情况,因此被众多研究广泛应用于干旱的监测中。但是基于绿度的植被指数不能准确地捕捉植被对不同水分胁迫的动态响应。遥感反演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直接相关,可以更直接、准确地监测干旱事件对植被的影响。本文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SIF)、植被指数数据(VIs)、气象数据、重力探测卫星(GRACE)的水储量数据、二氧化碳柱浓度数据(XC02)和干旱指数数据等监测东南亚地区、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干旱事件。本研究旨在为更好地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科学地理解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研究手段和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VIs、SIF以及相关气象数据,研究了 2015/16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极端干旱事件对东南亚农作物和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植被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F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传统的植被指数。因此,在热带地区,卫星SIF数据可以用来监测植被对水分胁迫的响应。SIF数据比植被指数EVI更能够成为表征和监测热带植被地区干旱的指标。此外,消除太阳辐射的影响后计算得到的荧光量子产额(SIFyield)对干旱的响应会变得更加明显。植被绿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能无法快速反映干旱条件下植被状况的信息,但SIFyield对水分胁迫有快速响应。因此,SIFyield是用来监测干旱期间植被功能变化情况的适宜指标。(2)利用SIF数据和XC02数据,研究发现2015年和2016年东南亚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并且XCO2与SIF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卫星SIF数据可以间接地反映区域CO2的变化,特别是当植被遭受水分胁迫时。水分胁迫通常会造成植被的气孔关闭,从而降低植被光合作用减慢并减少大气CO2的吸收。因此,利用卫星观测的SIF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C02潜在的动态过程。(3)SIFyield是用来监测干旱期间植被功能变化情况的适宜指标。因此,本文将SIFyield、温度条件指数(TCI)和土壤水分条件指数(SMCI)线性组合,提出了一个新的遥感干旱指数——植被荧光干旱胁迫指数(SSTI),并进一步评估SSTI指数在美国大平原地区的监测干旱的表现,计算SSTI与基于气象观测站数据计算的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并在空间分布上与其他遥感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指数,SSTI指数可以较好地反应干旱范围以及严重程度。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23;S127
【部分图文】:

路线图,学位论文,总体技术,路线图


图1.1总体技术路线图??Fig.?1.1?Flowchart?of?this?technique??

组织结构图,论文,组织结构


名龙犬豸硕士学位论文??1.4论文组织框架??根据本文的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目标,分为五章进行研究和讨论(图1.2)。??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本研宄的背景和意义,并归纳国内外研宄进展,阐??述本论文的研宄目标、总体的技术路线和研宄内容。??第二章是介绍论文使用的研宄区域和数据集概况。介绍论文的研究区东南亚??地区、美国中部与南部地区,并对研宄涉及的数据源、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章是SIF数据对东南亚干旱的监测。介绍在厄尔尼诺引发的干旱中SIF??对干旱事件的响应;并且研宄了干旱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以及SIF与C02的联??系。??第四章是以美国两次干旱事件为例,利用SIF构建植被干旱胁迫指数。介绍??在两次干旱事件中,SIF监测到的植被的生理状态变化;基于SIF构建干旱指数??并验证其准确性。??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该章节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结论以及创新点,??并提出下一步需要研宂和改进的问题。??12??

东南亚,覆盖图,纬度,植被类型


Fig.?2.1?Land?cover?map?of?Southeast?Asia??东南亚位于东经92°?E和140°?E之间,纬度10°?S和24°?N之间。根据??植被覆盖类型,本文主要关注两个子区域(图2.1中框出):农作物(cropland)覆盖??密度较高的西北区域(8-18°?N,?98-110°?E),和常绿阔叶林覆盖密度(Evergreen??Broadleaf?Forests,?EBF)较高的南部地区(5?°?S-5?°?N,?107-118°?E)。受?2015/16?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两个子区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状况。详细介绍可见第??3章节。??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贻竹;刘鸿先;;橡胶树叶片在常温和低温(77K)下叶绿素荧光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88年02期

2 王沙生;沈应柏;;活体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的原理和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01期

3 鲁松;;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4 冯建灿,胡秀丽,毛训甲;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研究植物逆境生理中的应用[J];经济林研究;2002年04期

5 李晓;冯伟;曾晓春;;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10期

6 冯永军,史宝胜,董桂敏,张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逆性及水果保鲜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7 M. Havaux ,R. Lannoye ,周宽余;用叶绿素荧光试验快速测定硬粒小麦栽培品种的抗旱性[J];麦类作物学报;1987年02期

8 黄光福;唐巧玲;唐云鹏;赵丽萍;唐启源;;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J];作物研究;2013年02期

9 郭春芳;孙云;;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徐德聪,吕芳德,潘晓杰;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J];经济林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应用于植物生理检测的高通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张永江;植物叶绿素荧光被动遥感探测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鹏民;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梁淑英;部分城市绿化树种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响应[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钟传飞;稳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理论构建和常绿阔叶植物越冬光合生理生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邢小罡;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滕开琼;水、旱稻种子萌发和叶片光合荧光的差异抗旱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孙宪芝;菊花光合作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方连玉;盐胁迫对欧洲赤松光合作用的影响及耐盐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崔秋芳;半干旱裸露山地群落演替初期侧柏—山毛桃种间互作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新;基于叶绿素荧光遥感的植被干旱胁迫指数构建[D];南京大学;2019年

2 杨一璐;基于叶绿素荧光的作物信息快速获取与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贺通;基于叶绿素荧光的LED补光控制系统[D];江苏大学;2018年

4 王柯杨;毛竹快速生长期茎秆光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5 平海涛;拟南芥高叶绿素荧光突变体的筛选及基因定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6 隋媛媛;激光强度与激发叶绿素荧光强度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魏红艳;叶绿素荧光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孔甜甜;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快速判断小麦、玉米大量元素缺乏症[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玉荣;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揭示人工培育的铜藻幼苗对胁迫温度、光照、和盐度的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陈宇;化学诱导巨尾桉耐寒突变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差异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8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