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标极差(R/S)和小波分析的黄土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6:36
为探明降雨条件下黄土坡耕地微地形径流和泥沙变化规律,通过5°、10°、15°、20°、25°坡和直线坡、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4种耕作方式组合条件下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应用基于分形理论的重标极差(R/S)分析法对径流和泥沙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同时使用小波(Morlet)分析对各径流和产沙序列的变化主周期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径流序列的赫斯特指数变化区间为[0.567,0.798],产沙量时间序列的赫斯特指数变化区间为[0.632,0.861],两者均大于0.5,呈现长程正相关。因此,坡耕地下一时段的径流量和产沙量时间序列与过去时段变化趋势相同;4种耕作措施的径流量最大峰值均出现在28~29 min,部分耕作措施的产沙量序列可能存在30 min以上的长周期,需要更长的时间序列验证。用R/S分析法结合小波分析,预测未来的产流产沙趋势,结果具有可靠性。该研究丰富了径流和泥沙输移理论,对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土壤学报. 2017年06期 第1345-1356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重标极差分析
1.4 Morlet小波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径流量长程性
2.2 径流量小波系数
2.3 径流量小波方差检验
2.4 产沙量长程性
2.5 产沙量小波系数
2.6 产沙量小波方差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层厚度和粒径组成对覆沙黄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J]. 谢林妤,白玉洁,张风宝,杨明义,李占斌. 土壤学报. 2017(01)
[2]地震分频处理技术预测深水储集体[J]. 刘静静,刘震,齐宇,彭俊,孙晓明. 石油学报. 2016(01)
[3]模拟降雨下覆沙坡面侵蚀颗粒特征研究[J]. 汤珊珊,李鹏,任宗萍,唐辉,王添. 土壤学报. 2016(01)
[4]基于HHT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验证[J]. 范琳琳,王红瑞,来文立,俞淞.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5)
[5]考虑沟-坡分异的黄土高原大中流域侵蚀产沙模型[J]. 秦伟,曹文洪,左长清,朱清科,张晓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1)
[6]地表糙度与径流水力学参数响应规律模拟[J]. 梁心蓝,赵龙山,吴佳,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9)
[7]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高丽倩,赵允格,秦宁强,张国秀.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8]基于R/S分析法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 张殷钦,胡伟,刘俊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9]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 王兵,张光辉,刘国彬,杨勤科,杨艳芬.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0)
[10]裸地雨滴溅蚀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与变化特征[J]. 赵龙山,梁心蓝,张青峰,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9)
本文编号:2906453
【文章来源】:土壤学报. 2017年06期 第1345-1356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重标极差分析
1.4 Morlet小波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径流量长程性
2.2 径流量小波系数
2.3 径流量小波方差检验
2.4 产沙量长程性
2.5 产沙量小波系数
2.6 产沙量小波方差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层厚度和粒径组成对覆沙黄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J]. 谢林妤,白玉洁,张风宝,杨明义,李占斌. 土壤学报. 2017(01)
[2]地震分频处理技术预测深水储集体[J]. 刘静静,刘震,齐宇,彭俊,孙晓明. 石油学报. 2016(01)
[3]模拟降雨下覆沙坡面侵蚀颗粒特征研究[J]. 汤珊珊,李鹏,任宗萍,唐辉,王添. 土壤学报. 2016(01)
[4]基于HHT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验证[J]. 范琳琳,王红瑞,来文立,俞淞.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5)
[5]考虑沟-坡分异的黄土高原大中流域侵蚀产沙模型[J]. 秦伟,曹文洪,左长清,朱清科,张晓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1)
[6]地表糙度与径流水力学参数响应规律模拟[J]. 梁心蓝,赵龙山,吴佳,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9)
[7]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高丽倩,赵允格,秦宁强,张国秀.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8]基于R/S分析法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 张殷钦,胡伟,刘俊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9]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 王兵,张光辉,刘国彬,杨勤科,杨艳芬.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0)
[10]裸地雨滴溅蚀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与变化特征[J]. 赵龙山,梁心蓝,张青峰,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9)
本文编号:2906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0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