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小麦单产波动中的气候变化作用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22:47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冬小麦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气候、技术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共同促进了冬小麦产量的增加。剥离气候变化、品种更替和施肥管理三种不同驱动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细化冬小麦单产对不同气候要素的敏感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前提基础。基于此,本文根据冬小麦生态类型区及农业农村部小麦优势产区分布,将冬小麦划分为四个研究亚区(Ⅰ区—黄淮冬麦区;Ⅱ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Ⅲ区—西南冬麦区;Ⅴ区—西北冬麦区),利用CERES-Wheat模型,从多因素对冬小麦单产的影响分析入手,阐述了不同因素变化与冬小麦单产波动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1980-2010年气候变化、品种更替、肥料管理对冬小麦单产的贡献,并厘清温度、太阳辐射和降水三种气象要素与小麦单产的作用关系及影响水平。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单产的影响有正有负,与1980s各研究区单产相比,1990s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单产的影响以正效应为主,使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以及西北冬麦区单产分别提升了2.6%、3.1%和1.0%,西南冬麦区单产降低了1.5%;2000s气候变化以负效应为主,使黄淮...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小麦优势产区域布局示意图(中国农业部,2008)
势种植区域布局(图 2-3)。借助 ArcGIS 软件中的剪切工具将我国冬小麦,分别是:Ⅰ区-黄淮冬麦区,Ⅱ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Ⅲ区-西南冬区。图 2-1 中国小麦优势产区域布局示意图(中国农业部,2008)Fig.2-1 Aschematic map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wheat in China(MOA, 2008)
图 2-3 中国冬小麦优势产区分布图Fig.2-3 Aschematic map of the dominant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in China2.2 资料来源2.2.1 土壤数据在利用 CERES-Wheat 模型模拟作物产量时,需要根据基础的土壤数据资料建立模型土壤件。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土壤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的《中国土壤数据库(http://vdb3.soil.csdb.cn/),土壤属性数据包括土壤层次厚度(cm)、颗粒组成(%)、有机质含(g/kg)、全氮(g/kg)、水提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mol/kg(+))等信息。本研究在利用CERES-Wh进行冬小麦产量模拟时,土壤的区域化采用了 GIS 技术的土壤属性资料数据分布,创建不同区网格化的土壤文件。此外,由于需要在每个冬麦区选取代表性站点进行作物品种遗传参数调试因此本研究在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西北冬麦区选取的代表性站点依为栾城、合肥、普安和天水,其相应土壤属性参数如表(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和产量的影响[J]. 孙新素,龙致炜,宋广鹏,陈长青.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3)
[2]1961-2014年华北平原二十四节气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分析[J]. 董蓓,胡琦,潘学标,何奇瑾,姜会飞,乔宇,王潇潇,魏培,赵海涵,张熙庭. 中国农业气象. 2017(03)
[3]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J]. 李阔,许吟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1)
[4]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冰冻圈灾害综合风险管理[J]. 秦大河. 中国减灾. 2017(01)
[5]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J]. 李威,宋艳玲,李晔. 中国粮食经济. 2016(S1)
[6]气候变化对中国洪涝灾害风险的影响[J]. 刘志雨,夏军. 自然杂志. 2016(03)
[7]中国最高、最低温度及日较差在海拔高度上变化的初步分析[J]. 董丹宏,黄刚. 大气科学. 2015(05)
[8]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J]. 周广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1)
[9]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 郭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2015(01)
[10]利用CMIP5多模式集合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杨绚,汤绪,陈葆德,田展,赵思健.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5)
本文编号:2926708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小麦优势产区域布局示意图(中国农业部,2008)
势种植区域布局(图 2-3)。借助 ArcGIS 软件中的剪切工具将我国冬小麦,分别是:Ⅰ区-黄淮冬麦区,Ⅱ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Ⅲ区-西南冬区。图 2-1 中国小麦优势产区域布局示意图(中国农业部,2008)Fig.2-1 Aschematic map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wheat in China(MOA, 2008)
图 2-3 中国冬小麦优势产区分布图Fig.2-3 Aschematic map of the dominant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in China2.2 资料来源2.2.1 土壤数据在利用 CERES-Wheat 模型模拟作物产量时,需要根据基础的土壤数据资料建立模型土壤件。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土壤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的《中国土壤数据库(http://vdb3.soil.csdb.cn/),土壤属性数据包括土壤层次厚度(cm)、颗粒组成(%)、有机质含(g/kg)、全氮(g/kg)、水提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mol/kg(+))等信息。本研究在利用CERES-Wh进行冬小麦产量模拟时,土壤的区域化采用了 GIS 技术的土壤属性资料数据分布,创建不同区网格化的土壤文件。此外,由于需要在每个冬麦区选取代表性站点进行作物品种遗传参数调试因此本研究在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西北冬麦区选取的代表性站点依为栾城、合肥、普安和天水,其相应土壤属性参数如表(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和产量的影响[J]. 孙新素,龙致炜,宋广鹏,陈长青.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3)
[2]1961-2014年华北平原二十四节气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分析[J]. 董蓓,胡琦,潘学标,何奇瑾,姜会飞,乔宇,王潇潇,魏培,赵海涵,张熙庭. 中国农业气象. 2017(03)
[3]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J]. 李阔,许吟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1)
[4]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冰冻圈灾害综合风险管理[J]. 秦大河. 中国减灾. 2017(01)
[5]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J]. 李威,宋艳玲,李晔. 中国粮食经济. 2016(S1)
[6]气候变化对中国洪涝灾害风险的影响[J]. 刘志雨,夏军. 自然杂志. 2016(03)
[7]中国最高、最低温度及日较差在海拔高度上变化的初步分析[J]. 董丹宏,黄刚. 大气科学. 2015(05)
[8]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J]. 周广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1)
[9]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 郭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2015(01)
[10]利用CMIP5多模式集合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杨绚,汤绪,陈葆德,田展,赵思健.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5)
本文编号:2926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2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