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脲酶和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4 11:45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和氮素水平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脲酶及产量的影响,寻求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小麦高产与氮肥最佳结合规律。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3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和0-450kg/hm26个不同氮素水平间对小麦生长、生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脲酶的影响秸秆还田处理下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不还田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其中在J1(?秸秆还田量)量时脲酶活性值高于J2(全部秸秆还田量)的脲酶活性值。增施氮肥处理的脲酶活性值高于不施氮肥脲酶活性值,脲酶活性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多而先增加后降低,在氮素水平为N3(300kg/hm2)处理时,土壤脲酶活性值高于其它处理。冬前的土壤脲酶活性值较高,越冬期下降,从返青期开始上升到灌浆期达到最高点,直到成熟期时趋于平稳值。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在不同秸秆还田量条件下,土壤全氮总体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小麦生育期进程而变化,呈先增高再下降趋势,抽穗期全氮达到最高水平;施氮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不明显,但小麦生育期的变化也呈先增高再下降趋势,抽穗期全氮达...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脲酶和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秸秆不还田(J0)配施氮肥对小麦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脲酶活性,小麦,秸秆还田,施氮


酶活性的作用均最大,成熟期各施氮处理对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作用大于其它图 1.秸秆不还田(J0)配施氮肥对小麦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Fig1.Effects of none straw mulching with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oil urease activity

秸秆还田,土壤脲酶活性,小麦,土壤全氮


图 3.全部秸秆还田(J2)配施氮肥对小麦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Fig3.Effects of all straw mulching with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oil urease activity of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肥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养分来源, 土壤氮素来源主要包括氮素化肥和秸还田量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图 4),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水平,J2(全量水平高于 J1(半量还田)处理,且都高于不还田处理(J0),土壤全氮在孕穗期达到秆还田量(y)与土壤全氮含量(x)的相关性最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y=0.0.7787)。氮素水平在小麦各生育期对全氮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但总体随着小麦素水平呈先增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这与土壤脲酶返青期后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还田量少所需要的氮素水平相对较高,秸秆还田量多所需要的氮素水平相对较低3 个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下,由于外来肥的增施,N5 水平的全量始终都保持在处理的全氮显著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土壤全氮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理和 J2 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比 J0 增加了 2.9%和 3.6%,J2 处理比 J1 处理增加了 J2 处理下的土壤全氮分别比 J0 增加了 13.8%和 13.2%,J2 相比 J1 减少了 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玉米秸秆配氮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土壤呼吸量的影响[J]. 庞荔丹,婷婷,张宇飞,马昱萱,周森,王福林,戴建军.  作物杂志. 2017(01)
[2]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J]. 张向前,张贺飞,钱益亮.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1)
[3]水氮耦合对郑麦9023结实期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徐国伟,王贺正,尼娇娇,陈明灿,李友军.  草业学报. 2015(11)
[4]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及产量的影响[J].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5]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J]. 张亮,姜振升,胡兆平,李新柱,刘广富,高荣,贾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8)
[6]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J]. 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侯仰毅,王朝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5)
[7]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周麦22’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J]. 倪永静,任德超,葛君,黄建英,张福娟,黄绍华,胡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4)
[8]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微生物量氮的影响[J]. 夏强,陈晶晶,王雅楠,王伏伟,刘曼,朱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0)
[9]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11)
[10]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孕穗期生育特性的影响[J]. 王贺正,刘领,陈明灿,付国占,吴金芝,张艳珠,李友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硕士论文
[1]施氮对高产小麦根层土壤碳氮变化、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李欢欢.河南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6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56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