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对颤蚓毒性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04:10
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科学、不合理的使用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潜在的危害。甲霜灵作为1种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式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因此甲霜灵由S-甲霜灵和R-甲霜灵(精甲霜灵)2个对映异构体组成。颤蚓(Tubifex tubifex)是1种典型的底栖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环境耐受性,常被作为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本论文选用颤蚓作为供试水生生物,建立颤蚓-(甲霜灵/精甲霜灵)染药液培养体系,比较分析: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环境行为;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分别暴露下,颤蚓体内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特征;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分别暴露下,颤蚓体内相关代谢通路、生物学过程等信息的差异特征。揭示甲霜灵和精甲霜灵诱导颤蚓发生差异毒性效应的机制。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Qu 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和水样中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染药液暴露培养过程中,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研究表明,2种农药在颤蚓体内的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甲霜灵(A)和精甲霜灵(B)
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对颤蚓毒性差异研究17所有试验均设置3个独立的生物学重复,数据由GraphPadPrism8.0处理分析,以平均值±标准误差的形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2.2结果与分析2.2.1检测方法线性与最低检出限为了确证所建立仪器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对检测方法的线性、最低检出限进行评价。如表2.1所示,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mgL-1-200mgL-1)与色谱峰面积均能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9984,0.9984;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300mgL-1和0.0190mgL-1,符合本实验的方法要求。表2.1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和检出限Table2.1Linear,correlationcoefficient,andLODofmethod农药相关系数(R2)线性(mgL-1)检出限(mgL-1)MEL0.99841.0-2000.0300MEL-M0.99841.0-2000.01902.2.2加标回收率和重现性为了确证所建立残留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对残留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进行了评价。颤蚓加标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能够与杂质实现完全分离,色谱图如图2.1所示。图2.1颤蚓添加浓度为20mgkg-1时目标分析物高效液相色谱图:A)甲霜灵;B)精甲霜灵Fig2.1TherelativeHPLCchromatogramoftargetanalytes:A)metalaxyl;B)metalaxyl-M.AB
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对颤蚓毒性差异研究192.2.3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变化本试验将颤蚓以半静态暴露方式(每日更换染药液)培养在含甲霜灵/精甲霜灵的染药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2目标分析物在颤蚓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变化如图2.2所示,通过对同一时间点颤蚓体内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浓度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到各个取样点2目标分析物在颤蚓体内的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3所示,该图表明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数值都偏低(BCF<0.8),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2目标分析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都较小(刘萍等2009,Jiangetal2020),导致颤蚓对目标农药的吸收能力较弱。另1种可能的原因是颤蚓本身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Bouchéetal2000)。图2.2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ig2.2Theconcentrationcurveofmetalaxylandmetalaxyl-MinTubifextubifex.图2.3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经染毒水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情况Fig2.3ChangesofBioConcentrationfactorsofmetalaxylandmetalaxyl-MinTubifextubifexexposedtospikedwater(barsarestandarderror).
本文编号:2988341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甲霜灵(A)和精甲霜灵(B)
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对颤蚓毒性差异研究17所有试验均设置3个独立的生物学重复,数据由GraphPadPrism8.0处理分析,以平均值±标准误差的形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2.2结果与分析2.2.1检测方法线性与最低检出限为了确证所建立仪器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对检测方法的线性、最低检出限进行评价。如表2.1所示,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mgL-1-200mgL-1)与色谱峰面积均能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9984,0.9984;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300mgL-1和0.0190mgL-1,符合本实验的方法要求。表2.1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和检出限Table2.1Linear,correlationcoefficient,andLODofmethod农药相关系数(R2)线性(mgL-1)检出限(mgL-1)MEL0.99841.0-2000.0300MEL-M0.99841.0-2000.01902.2.2加标回收率和重现性为了确证所建立残留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对残留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进行了评价。颤蚓加标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能够与杂质实现完全分离,色谱图如图2.1所示。图2.1颤蚓添加浓度为20mgkg-1时目标分析物高效液相色谱图:A)甲霜灵;B)精甲霜灵Fig2.1TherelativeHPLCchromatogramoftargetanalytes:A)metalaxyl;B)metalaxyl-M.AB
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对颤蚓毒性差异研究192.2.3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变化本试验将颤蚓以半静态暴露方式(每日更换染药液)培养在含甲霜灵/精甲霜灵的染药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2目标分析物在颤蚓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变化如图2.2所示,通过对同一时间点颤蚓体内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浓度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到各个取样点2目标分析物在颤蚓体内的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3所示,该图表明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数值都偏低(BCF<0.8),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2目标分析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都较小(刘萍等2009,Jiangetal2020),导致颤蚓对目标农药的吸收能力较弱。另1种可能的原因是颤蚓本身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Bouchéetal2000)。图2.2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体内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ig2.2Theconcentrationcurveofmetalaxylandmetalaxyl-MinTubifextubifex.图2.3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在颤蚓经染毒水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情况Fig2.3ChangesofBioConcentrationfactorsofmetalaxylandmetalaxyl-MinTubifextubifexexposedtospikedwater(barsarestandarderror).
本文编号:298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8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