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滴灌农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0 11:45
  【目的】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的施肥策略是增加滴灌农田有机碳与提升土壤肥力的根本途径。本研究结合新疆节水农业施肥现状,通过设置不同施量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率,研究滴灌条件下绿洲滴灌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特性对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响应特征;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施量有机肥后效。研究结果对在滴灌条件下提出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地力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土壤持续健康利用的农业施肥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CK (不施肥)、100%NPK (300kg·N·hm-2;90kg·P2O5·hm-2;60kg·K2O·hm-2)、80%NPK+OF1(80%NPK+有机肥3000kg·hm-2)、60%NPK+OF2(60%NPK+有机肥6000kg·hm-2)4个处理,进行连续3年棉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微生物量碳等土壤碳库特征值对不同比率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采用干筛和湿筛方法对土壤进行团聚体分级,并测定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氮。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连续3年不同施肥方式的土壤上小麦生长发育...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符号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
        1.2.2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3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2.4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1.2.5 施肥对土壤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试验设计
        2.3.1 田间小区试验
            2.3.1.1 试验地概况
            2.3.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3.2 盆栽试验设计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4.1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指标
        2.4.2 小麦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
        2.4.3 土壤团聚体的分离
        2.4.4 指标计算方法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3.1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2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容重(0-20 cm)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3.3 土壤总有机碳和容重之间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1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4.2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4.3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矿物结合态碳的影响
    4.4 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5.1 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分布及稳定性分析
        5.1.1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分布的影响
        5.1.2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5.2 土壤团聚体内碳、氮的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5.2.1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2.2 不同配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内全氮含量的影响
    5.3 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氮对土壤总有机碳、氮的贡献
    5.4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关系
    5.5 讨论
        5.5.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各粒径的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5.5.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内碳、氮分布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量有机肥的肥料残效
    6.1 不同生育期内小麦的地上部分生物量
    6.2 不同生育期内小麦旗叶的 SPAD 值
    6.3 不同生育期内小麦植株 N、P、K 含量的变化
        6.3.1 不同生育期内小麦植株含氮量和吸氮量的变化
        6.3.2 不同生育期内小麦植株含磷量和吸磷量的变化
        6.3.3 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植株含钾量和吸钾量的变化
    6.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与小麦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abil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as Affected by Six-year Soil Amendments to Eroded Chinese Mollisols[J]. SUI Yueyu,JIAO Xiaoguang,CHEN Wenting,LIU Xiaobing,ZHANG Xingyi,DING Guangw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6)
[2]Enzyme Activity in Water-Stable Soil Aggregates as Affected by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 and Chemical Fertiliser[J]. LIU Yi-Ren,LI Xiang,SHEN Qi-Rong,XU Yang-Chun.  Pedosphere. 2013(01)
[3]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 张瑞,张贵龙,姬艳艳,李刚,常泓,杨殿林.  环境科学. 2013(01)
[4]长期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对塿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李婕,黎青慧,李平儒,王莲莲,杨学云,张树兰.  土壤通报. 2012(06)
[5]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J]. 解丽娟,王伯仁,徐明岗,彭畅,刘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6]不同有机厩肥输入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 刘中良,宇万太,周桦,马强.  土壤学报. 2011(06)
[7]有机无机肥长期施用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耿瑞霖,郁红艳,丁维新,蔡祖聪.  土壤. 2010(06)
[8]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J]. 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  玉米科学. 2010(06)
[9]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J].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6)
[10]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垆土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J].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车升国,李淼.  土壤学报. 2010(05)

博士论文
[1]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 冷延慧.沈阳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8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88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