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耕作措施对黄绵土土壤质量和碳排放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24 18:28
  陇中旱农区是旱作农业的典型代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是限制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减少碳排放持续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对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2001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于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对麦豆轮作体系土壤碳排放、土壤质量及其综合评价的影响,探讨了土壤质量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秸秆覆盖可以提高黄绵土土壤质量。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质量指数:小麦田NTS(0.82)>TS(0.63)>NT(0.53)>T(0.20);豌豆田NTS(0.86)>TS(0.56)>NT(0.37)>T(0.21);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化学质量指数:小麦田NTS(0.60)>TS(0.53)>NT(0.50)>T(0.26);豌豆田TS(0.59)>NTS(0.41)>NT(0.38)>T(0.23);不同耕作措施下豌豆田土壤生物学质量指数:NTS(0.79)>NT(0...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耕作措施对黄绵土土壤质量和碳排放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试验地作物生长季月降雨量分布

综合评价指数,土壤质量,质量指数


图 6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Fig 6 Soil quality index (SQI)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综上所述,耕作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作用明显。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质量指数:小麦田 NTS(0.82)>TS(0.63)>NT(0.53)>T(0.20);豌豆田 NT(0.86)>TS(0.56)>NT(0.37)>T(0.21);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化学质量指数:小麦田 NTS(0.60)>TS(0.53)>NT(0.50)>T(0.26);豌豆田 TS(0.59)>NT(0.41)>NT(0.38)>T(0.23);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生物学质量指数:NT(0.79)>NT(0.72)>T(0.48)>TS(0.44)。如图 6 所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 NTS(0.70)>TS(0.53)> NT(0.48)>T(0.30)。与传统耕作(T)相比,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以免耕秸秆覆盖(NTS)对提高土壤质量作用最明显。3.2 耕作措施对小麦豌豆产量的影响如表 16,不同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和豌豆产量的影响。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


本文编号:2997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97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