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近30年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进程解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26 03:42
  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CNKI的土壤有机碳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统计。通过分析关键词的频次、中心性、聚类和突变词,厘清近30年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国际上土壤有机碳研究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内容经历了由以碳循环为核心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学研究、全球变化为主的问题导向研究向以农业管理为主的土壤固碳封存研究转变。国内土壤有机碳研究发展时间较短,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研究内容经历了由农业生产与发展为主的土壤有机碳基础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循环与分布为主的研究向碳储量与农田碳汇为主的研究转变。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尺度、问题导向、发展脉络上存在差异。目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农业管理为核心的土壤固碳封存的相关研究是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近30年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进程解析与展望


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的土壤有机碳研究领域学科分类

土壤图,土壤,文献,文献类型


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和Web of Science两大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1月12日。知网以“土壤有机碳”为主题,文献类别选择“核心期刊”,检索到最早的年份是1993年,因此时间设置1993—2018年,经检索和筛选后共得到2 745篇文献。外文文献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检索,选择数据库为核心合集,以“soil organic carbon”为主题,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时间设置1991—2018年,经检索和筛选后共得到11 648篇文献(图1)。1.2 研究方法

土壤图,知识图,国际,关键词


2001—2010年发文量3 390篇,约占总体的29.1%,年均发文量快速增加,国际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动态”、“氮”和“微生物量”频次持续增高,是前一阶段研究的延续。这一时期新兴的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可归纳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土壤侵蚀和土壤稳定性等方面(表1和图4)。1995年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联合提出了应对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间的人与生物驱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的LUCC研究计划[16],此后土地利用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课题。表明了土壤有机碳领域的研究热点由碳循环为主的动态学研究转向了全球变化为主的问题导向型研究。图4 2001-2010年国际土壤有机碳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过程解析[J]. 谭清月,许明祥,李彬彬,巩晨.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2]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洪培,李秀云,沈玉芳,李世清.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4)
[3]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J]. 姜蓝齐,臧淑英,张丽娟,孙丽,阎炳和.  生态学报. 2017(21)
[4]土壤侵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J]. 崔利论,袁文平,张海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5]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J]. 刘晶晶,张阿凤,冯浩,邹小阳,陈海心.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6]“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对中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程琨,潘根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05)
[7]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富锦市为例[J]. 苗正红,杨清臣,邱中军,毕强,王宗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6)
[8]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王岩松,李梦迪,朱连奇.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2)
[9]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科学发展过程解析[J]. 宋长青,谭文峰.  土壤学报. 2015(05)
[10]大围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J]. 丁咸庆,马慧静,朱晓龙,侯红波,彭佩钦,彭红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000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0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