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冬水田转稻麦轮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7 06:21
  大气中CH4、CO2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能引发全球变暖问题,使温室气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从农田管理的角度寻求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西南地区的冬水田分布广泛,具有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空间,但鲜见针对冬水田减排研究的报道。本文以川中丘陵地区典型冬水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冬水田转稻麦轮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旨在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依托,于2012年8月30日至2013年8月30日期间,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冬水田(RF)和冬水田转稻麦轮作(RW)生态系统的CH4、CO2和N2O排放通量,并估算两个处理的综合增温效应(GWP)。在采集气体样品的同时,测定土壤温度、湿度,并采集土壤样品用于分析其可溶态碳氮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RF、RW处理的CH和CO2排放通量均表现出“冬春低、夏秋高”的季节规律,N2O在麦季施肥后出现排放峰,而施肥对稻季N2O排放影响不大,仅在水分落干期有脉冲式的排放峰。RF处理的CH4、CO2(生态系统总呼吸)和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4.35、133.92mg C m-2h-1和...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冬水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素
4排放及影响因素">        1.2.1 冬水田CH4排放及影响因素
2排放及影响因素">        1.2.2 冬水田CO2排放及影响因素
2O排放及影响因素">        1.2.3 冬水田N2O排放及影响因素
    1.3 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3.1 气体样品采集及分析
        2.3.2 土壤指标测定
        2.3.3 生物样品采集及分析
        2.3.4 气象数据
    2.4 数据处理
        2.4.1 气体排放通量计算
        2.4.2 生态系统碳通量估算
2O-N直接排放系数计算">        2.4.3 N2O-N直接排放系数计算
        2.4.4 全球增温效应计算
        2.4.5 土壤可溶态碳/氮含量计算
        2.4.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观测期环境因子
        3.1.1 气温和降水
        3.1.2 土壤温度和田间水深
4排放特征">    3.2 CH4排放特征
2排放特征及碳收支">    3.3 CO2排放特征及碳收支
2O排放特征和排放系数">    3.4 N2O排放特征和排放系数
    3.5 综合增温效应和产量
    3.6 土壤可溶态氮
    3.7 土壤可溶态有机碳
    3.8 土壤可溶态碳氮与气体排放通量的关系
2O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        3.8.1 可溶态碳氮与N2O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
4、CO2排放通量的关系">        3.8.2 土壤可溶态碳氮与CH4、CO2排放通量的关系
        3.8.3 土壤温度、湿度、田间水深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3.9 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的变化
4 讨论
    4.1 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4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效应">        4.1.1 CH4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效应
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直接排放系数">        4.1.2 N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直接排放系数
    4.2 冬水田转稻麦轮作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4.2.1 转换对土壤可溶态有机碳的影响
        4.2.2 转换对土壤可溶态氮的影响
        4.2.3 转换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2.4 转换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2.5 土壤碳与氮的相互关系
    4.3 冬水田转稻麦轮作对增温效应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肥对宁夏地区水稻田N2O排放的影响[J]. 朱金霞,张源沛,郑国保,孔德杰.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1)
[2]土壤氧气可获得性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J].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高清竹,李勇,石生伟,廖育林,范美蓉,许超.  生态学报. 2013(18)
[3]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J]. 徐冠华,葛全胜,宫鹏,方修琦,程邦波,何斌,罗勇,徐冰.  科学通报. 2013(21)
[4]华北平原高产农区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J]. 宋利娜,张玉铭,胡春胜,张喜英,董文旭,王玉英,秦树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3)
[5]土壤N2O和NO产生机制研究进展[J]. 蔡延江,丁维新,项剑.  土壤. 2012(05)
[6]崇明岛稻麦轮作系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 侯玉兰,王军,陈振楼,王东启,许世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09)
[7]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 魏海苹,孙文娟,黄耀.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7)
[8]黄河上游灌区连作稻田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J]. 张惠,张晴雯,杨正礼.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8)
[9]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机制研究进展[J]. 姜林林,贾黎明,刘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4)
[10]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多元回归分析[J]. 秦晓波,李玉娥,石生伟,万运帆,纪雄辉,廖育林,刘运通,李勇.  生态学报. 2012(06)

硕士论文
[1]四川省盆周山区冬水田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 关兴.四川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2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2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