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模式不同水稻播期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7 07:49
设置不同播期搭配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进而改变稻前土壤淹水时长,探讨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状态,并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模式中,改变水稻播种时间,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均会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加,特别是Fe2+含量增长达显著水平。水稻种植能明显改善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状态,并降低土壤Fe2+含量,水稻收获后,3个模式Fe2+含量趋于一致,彼此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时间的推后,水稻产值逐渐降低,稻虾共作成本增加,小龙虾产值大幅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综合产值上升,但稻虾综合产值上升空间随播期延迟逐渐降低。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水稻种植前、后各模式还原性物质含量变化
随着播期的推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和克氏原螯虾产量差异明显(图2)。3个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产量依次为M1>M2>M3,产量依次为12.96、11.01、8.21 t/hm2,且3个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播期推迟,小龙虾收获时间延长,因此3个模式中,以M3模式小龙虾产量最高,M1模式产量最低,各模式小龙虾产量分别为2.24、3.41、4.13 t/hm2(因小龙虾各重复一起收获,故未作差异显著性分析)。3个模式中,M3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表3)。随着播期推迟,各稻虾共作模式投入成本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克氏原螯虾饲料投入成本增加。3个模式中水稻产值M1模式最高,为3.11万元/hm2,M3模式最低,而小龙虾产值相反,以M3模式最高,为8.25万元/hm2,M1模式最低。综合经济效益为M3模式最高,M1模式最低,M3、M2和M1模式依次为8.29万、7.59万、5.79万元/hm2。与常规模式M2相比,M1模式综合经济效益降低了1.80万元/hm2,降幅达23.72%;M3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增加了0.70万元/hm2,增幅为9.22%。从产投比上看,3个模式产投比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依次为4.23、5.08和5.30,说明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M3模式播期下所能获得的产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虾轮作模式经济效益与技术需求分析[J]. 易芙蓉,杨天娇,林玮诗,赵宇辰,张鸣宇,傅志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0)
[2]稻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及节本增效途径分析——基于南县的实证研究[J]. 杨天娇,易芙蓉,傅志强. 作物研究. 2019(05)
[3]3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寇祥明,谢成林,韩光明,张家宏,姚义,王守红,王桂良,唐鹤军,朱凌宇,徐荣,毕建花,吴雷明,陆佩玲.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03)
[4]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张胜金戈,刘佩,文志安,周志雄,刘小燕,段鹏翔. 中国水产. 2018(02)
[5]2017年湖北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超过800亿元[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02)
[6]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 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丁自立,陈少愚,赵锋,李阳,黄金鹏,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4)
[7]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曹凑贵,江洋,汪金平,袁鹏丽,陈松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9)
[8]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J]. 刘全科,周普国,朱文达,杨峻,喻永冰,刘美刚,贾平安,夏良付,许凌风,李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0)
[9]以“虾稻共作”模式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潜江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观察与思考[J]. 秦尊文. 中国发展. 2016(06)
[10]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夏国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9)
博士论文
[1]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D]. 佀国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稻虾共作对稻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肖求清.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冷浸田亚铁和还原态硫障碍因子致毒机理及治理初探[D]. 陈娜.浙江大学 2014
[3]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 金鑫.南京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2713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水稻种植前、后各模式还原性物质含量变化
随着播期的推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和克氏原螯虾产量差异明显(图2)。3个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产量依次为M1>M2>M3,产量依次为12.96、11.01、8.21 t/hm2,且3个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播期推迟,小龙虾收获时间延长,因此3个模式中,以M3模式小龙虾产量最高,M1模式产量最低,各模式小龙虾产量分别为2.24、3.41、4.13 t/hm2(因小龙虾各重复一起收获,故未作差异显著性分析)。3个模式中,M3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表3)。随着播期推迟,各稻虾共作模式投入成本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克氏原螯虾饲料投入成本增加。3个模式中水稻产值M1模式最高,为3.11万元/hm2,M3模式最低,而小龙虾产值相反,以M3模式最高,为8.25万元/hm2,M1模式最低。综合经济效益为M3模式最高,M1模式最低,M3、M2和M1模式依次为8.29万、7.59万、5.79万元/hm2。与常规模式M2相比,M1模式综合经济效益降低了1.80万元/hm2,降幅达23.72%;M3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增加了0.70万元/hm2,增幅为9.22%。从产投比上看,3个模式产投比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依次为4.23、5.08和5.30,说明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M3模式播期下所能获得的产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虾轮作模式经济效益与技术需求分析[J]. 易芙蓉,杨天娇,林玮诗,赵宇辰,张鸣宇,傅志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0)
[2]稻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及节本增效途径分析——基于南县的实证研究[J]. 杨天娇,易芙蓉,傅志强. 作物研究. 2019(05)
[3]3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寇祥明,谢成林,韩光明,张家宏,姚义,王守红,王桂良,唐鹤军,朱凌宇,徐荣,毕建花,吴雷明,陆佩玲.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03)
[4]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张胜金戈,刘佩,文志安,周志雄,刘小燕,段鹏翔. 中国水产. 2018(02)
[5]2017年湖北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超过800亿元[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02)
[6]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 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丁自立,陈少愚,赵锋,李阳,黄金鹏,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4)
[7]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曹凑贵,江洋,汪金平,袁鹏丽,陈松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9)
[8]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J]. 刘全科,周普国,朱文达,杨峻,喻永冰,刘美刚,贾平安,夏良付,许凌风,李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0)
[9]以“虾稻共作”模式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潜江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观察与思考[J]. 秦尊文. 中国发展. 2016(06)
[10]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夏国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9)
博士论文
[1]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D]. 佀国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稻虾共作对稻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肖求清.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冷浸田亚铁和还原态硫障碍因子致毒机理及治理初探[D]. 陈娜.浙江大学 2014
[3]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 金鑫.南京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2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