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择伐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的短期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9 00:34
【目的】探讨不同抚育择伐处理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的短期影响,为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设置未择伐(保持林分现状,无人为干扰)、除灌(清除林内灌木层和阔叶更新层,保留马尾松更新小树)、伐除非马尾松(伐除胸径≥4 cm的非马尾松树种,择伐强度为15%)和伐除优势马尾松(伐除树木平均胸径以上的马尾松个体,择伐强度为70%) 4种抚育择伐处理,采用原位分解法,分析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凋落叶经历12个月后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差异,并探讨影响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素。【结果】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抚育择伐处理的凋落叶年分解速率分别为0. 304、0. 397、0. 311和0. 315 g·g-1a-1;相比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抚育择伐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分别提高30. 59%、2. 30%和3. 62%;随着分解进程,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凋落叶C含量在前6个月显著降低,随后轻微波动,N含量呈先释放后持续固持的趋势,P含量则无规律性变化;处理与分解...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20,5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动态
由表3可知,在不同处理和分解时间之间,凋落叶C和N释放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但P释放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图3表明,不同抚育择伐处理马尾松林凋落叶C含量均先逐渐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分解12个月后,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处理C含量较各自初始C含量降低50.50%、52.53%、43.67%和51.35%;各处理N含量均在前3个月呈减少状态,随后呈持续增加状态,分解结束后较初始N含量分别增加140.61%、144.33%、92.82%和188.34%;各处理P含量在前3个月呈减少状态,而后9个月内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分解12个月后未择伐、除灌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处理凋落叶P含量分别较初始P含量降低31.71%、44.83%和48.57%,而伐除非马尾松处理则较初始P含量增加了45.13%;各处理凋落叶C/N在分解期内均呈先升高后持续降低趋势,分解结束时C/N分别较初始C/N降低了77.77%、77.52%、69.71%和54.94%,且择伐强度越大下降越明显;各处理凋落叶C/P仅在分解初期表现为增加,后9个月则无规律性变化,可能与生长季中雨水对P元素的淋洗造成波动有关;N/P在分解前6个月内变化很小,与初始比率相差无几,在随后6个月内除伐除非马尾松处理仍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余处理均呈增加趋势。3.6 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因素分析
由图1可知,不同抚育择伐处理间林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内空气温度:F=0.204,P=0.894;林内空气湿度:F=0.527,P=0.664);5 cm深处土壤温度也无显著差异(F=0.257,P=0.856);但5 cm深处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9.129,P<0.001),表现为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伐除优势马尾松,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较未择伐降低0.80%、5.98%和7.57%。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3.2 抚育择伐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的影响
本文编号:3005963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20,5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动态
由表3可知,在不同处理和分解时间之间,凋落叶C和N释放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但P释放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图3表明,不同抚育择伐处理马尾松林凋落叶C含量均先逐渐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分解12个月后,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处理C含量较各自初始C含量降低50.50%、52.53%、43.67%和51.35%;各处理N含量均在前3个月呈减少状态,随后呈持续增加状态,分解结束后较初始N含量分别增加140.61%、144.33%、92.82%和188.34%;各处理P含量在前3个月呈减少状态,而后9个月内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分解12个月后未择伐、除灌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处理凋落叶P含量分别较初始P含量降低31.71%、44.83%和48.57%,而伐除非马尾松处理则较初始P含量增加了45.13%;各处理凋落叶C/N在分解期内均呈先升高后持续降低趋势,分解结束时C/N分别较初始C/N降低了77.77%、77.52%、69.71%和54.94%,且择伐强度越大下降越明显;各处理凋落叶C/P仅在分解初期表现为增加,后9个月则无规律性变化,可能与生长季中雨水对P元素的淋洗造成波动有关;N/P在分解前6个月内变化很小,与初始比率相差无几,在随后6个月内除伐除非马尾松处理仍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余处理均呈增加趋势。3.6 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因素分析
由图1可知,不同抚育择伐处理间林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内空气温度:F=0.204,P=0.894;林内空气湿度:F=0.527,P=0.664);5 cm深处土壤温度也无显著差异(F=0.257,P=0.856);但5 cm深处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9.129,P<0.001),表现为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伐除优势马尾松,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较未择伐降低0.80%、5.98%和7.57%。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3.2 抚育择伐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的影响
本文编号:3005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