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克隆整合对活血丹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2 04:33
  环境异质性普遍存在,并且它的存在加大了植物对资源的捕获和利用难度。克隆植物(Clonal plants)能够在相互连接分株间广泛地共享和传递资源,而割断相互连接分株间的匍匐茎将降低分株的幸存和无性繁殖,这种资源的转移或共享称之为生理整合(Physiological integration)。生理整合是克隆生长的一种重要生态优势,克隆植物能够通过生理整合作用缓解资源异质性带来的选择性压力,提高分株的存活或生长,这有利于克隆植物在异质性环境中的拓殖或分株在低资源有效性下的生长。植物将光合产物以根际沉积(Rhizodeposition)或凋落物的形式释放到土壤中,作为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及结构原料,并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过程;而土壤微生物则将土壤有机物降解成能被植物吸收的无机物以便植物吸收利用。本文以克隆植物活血丹为对象,研究克隆整合对遭受异质性光照胁迫的子代分株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的活血丹克隆片段由一个母本分株和一个子代分株组成,母本分株置于全光照下,而子代分株置于80%遮阴环境中。同时,母本分株与子代分株间的匍匐茎保持连接或割断处理。再结合对遮阴子代分...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克隆整合对活血丹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根据Schimel和Marinari提出的假设,土壤中C、N的流向及胞外酶在根际引物效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分株,母本,子代,概要图


2013 年 4 月,10 个源株植物活血丹在 2013 年 3 月采自于四川省南充市(30°10′~31°10′N; 105°03′~106°59′E),采集的材料种植在位于成都理工大学(30°05′~31°26′N;102°54′~104°53′E)的一个开放温室蓬内。实验开始前,先把材料种植到一个含有砂和土(砂: 土=1: 4)的矩形盆中,其目的是先让材料生长繁殖和生根。大约生长两个月后,从矩形盆中筛选具有两个连续分株组成的克隆片段,沿着分株生长方向,近端分株为母本分株,远端分株为子代分株。并且母本分株较子代分株成熟和拥有较多根须,母本分株高度约 10cm,子代分株约8cm。然后将所有母本分株和子代分株移栽到仅含土壤的塑料圆柱形桶内(直径10cm×高度 8.5cm,PCB),土壤基质购买于成都郊区的农业土壤。首先使全部分株在自然光照下生长一个周后,所有子代分株用遮阳网进行 80%的遮阴处理,而母本分株置于全光照下,同时,子代分株与母本分株间的匍匐茎保持连接或割断,见图 2-1. 连接与割断两种处理,每种处理 10 个重复,为了收集到更多根际土壤,每个重复再进行 10 个亚重复。在分株生长期间按照需要对所有分株进行定期浇等量的无菌水以预防水胁迫造成的影响。

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厌氧培养,硝化速率


第二章 异质性光照克隆整合对活血丹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connected and severed ramets was indicated by *** (p﹤0.001), ** (p﹤0.01), * (p﹤0.05) and (not significant), n = 6. Abbreviations: TOC, total organic carbon; TN, total nitrogen; DO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N,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Cmic,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Nm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2.4.2 根际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varied with plant community under Nanchang urban forests in mid-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J]. REN Wen CHEN Fu-sheng HU Xiao-fei FENG Xu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YU Ming-q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 versity, Nanchang 330038, P. R.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1(04)
[2]模拟升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王蓓,孙庚,罗鹏,王志远,张艳博,吴宁,罗光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02)
[3]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中国水稻科学. 2010(03)
[4]半湿润地区土垫旱耕人为土不同土层氮矿化的水温效应研究[J]. 沈玉芳,李世清,邵明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01)
[5]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attern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J]. ZHANG Qi-chun, WANG Guang-huo, YAO Huai-ying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E-mail: qczhang@zju.edu.c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1)
[6]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 王长爱,李德志,朱志玲,王绪平,盛丽娟,石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04)
[7]磷脂脂肪酸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白震,何红波,张威,解宏图,张旭东,王鸽.  生态学报. 2006(07)
[8]不同光强下生长的两种榕树叶片光合能力与比叶重、氮含量及分配的关系[J]. 张亚杰,冯玉龙.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03)
[9]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 吴建峰,林先贵.  土壤. 2003(01)
[10]资源异质性环境中三种匍匐茎草本植物克隆内资源共享和分株功能特化(英文)[J]. 于飞海,董鸣,张称意.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04)

硕士论文
[1]环境因素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章燕平.浙江大学 2010
[2]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D]. 国秀丽.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14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14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