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2-05 20:39
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最有效和最主要的途径,可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种方式。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驱动土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对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秸秆还田通过改变土壤水、热状况,调整C/N,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影响亦不同,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也反作用于秸秆的降解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秸秆覆盖还田、粉碎深翻还田以及生物质炭还田3种主要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微生物功能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效秸秆还田方式选择和秸秆还田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探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土壤与作物. 2020,9(0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1 免耕覆盖还田
1.2 粉碎深翻还田
1.3 生物质炭还田
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 免耕覆盖还田
2.2 粉碎深翻还田
2.3 生物质炭还田
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3.1 秸秆粉碎还田
3.2 免耕覆盖还田
3.3 生物质炭还田
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5 微生物对秸秆降解的影响
6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研究进展[J]. 杨雪琴,连英丽,颜庆云,贺志理. 微生物学报. 2018(04)
[2]秸秆还田对酸性水稻土培肥增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邬石根. 土壤与作物. 2017(04)
[3]长期化肥施用与秸秆还田对玉米根部相关AMF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 田磊,石少华,张建峰,高强,田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17(04)
[4]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詹雨珊,冯有智. 土壤通报. 2017(06)
[5]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 吕盛,王子芳,高明,黄容,田冬.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6]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碳氮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李娜,范树茂,陈梦凡,于庆,罗培宇,杨劲峰,兰宇,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7]降解秸秆微生物及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J]. 韩梦颖,王雨桐,高丽,刘振宇,刘忠宽,曹卫东,刘晓云.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6)
[8]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郭炜,于洪久,于春生,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7)
[9]秸秆的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功能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J]. 薛林贵,杨蕊琪,马高高,李国强,李文伟,莫天录. 生态科学. 2017(03)
[10]不同还田方式对砂质潮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J]. 李培培,汪强,文倩,李慧,吴传发,熊伟东,韩燕来. 生态学报. 2017(11)
硕士论文
[1]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荣国华.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秸秆还田方式对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D]. 王广栋.东北农业大学 2018
[3]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的影响[D]. 李金埔.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碳库的影响[D]. 杨敏芳.南京农业大学 2013
[5]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的影响研究[D]. 黄剑.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6]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 耿丽平.河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9542
【文章来源】:土壤与作物. 2020,9(0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1 免耕覆盖还田
1.2 粉碎深翻还田
1.3 生物质炭还田
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 免耕覆盖还田
2.2 粉碎深翻还田
2.3 生物质炭还田
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3.1 秸秆粉碎还田
3.2 免耕覆盖还田
3.3 生物质炭还田
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5 微生物对秸秆降解的影响
6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研究进展[J]. 杨雪琴,连英丽,颜庆云,贺志理. 微生物学报. 2018(04)
[2]秸秆还田对酸性水稻土培肥增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邬石根. 土壤与作物. 2017(04)
[3]长期化肥施用与秸秆还田对玉米根部相关AMF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 田磊,石少华,张建峰,高强,田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17(04)
[4]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詹雨珊,冯有智. 土壤通报. 2017(06)
[5]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 吕盛,王子芳,高明,黄容,田冬.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6]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碳氮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李娜,范树茂,陈梦凡,于庆,罗培宇,杨劲峰,兰宇,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7]降解秸秆微生物及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J]. 韩梦颖,王雨桐,高丽,刘振宇,刘忠宽,曹卫东,刘晓云.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6)
[8]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郭炜,于洪久,于春生,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7)
[9]秸秆的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功能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J]. 薛林贵,杨蕊琪,马高高,李国强,李文伟,莫天录. 生态科学. 2017(03)
[10]不同还田方式对砂质潮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J]. 李培培,汪强,文倩,李慧,吴传发,熊伟东,韩燕来. 生态学报. 2017(11)
硕士论文
[1]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荣国华.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秸秆还田方式对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D]. 王广栋.东北农业大学 2018
[3]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的影响[D]. 李金埔.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碳库的影响[D]. 杨敏芳.南京农业大学 2013
[5]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的影响研究[D]. 黄剑.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6]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 耿丽平.河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9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1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