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帽儿山温带森林类型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发布时间:2021-02-10 07:13
【目的】探讨东北温带8种森林类型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年贡献率及增温潜势的规律,以期揭示森林类型变化对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温带帽儿山2种人工林(红松人工林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龄均51年)、5种天然次生林(硬阔林、白桦林、山杨林、杂木林和蒙古栎林,林龄均为61~67年)和原始针阔混交林(林龄150年)非生长季土壤CO2、CH4和N2O通量及相关环境因子(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处土壤温度T5及积雪厚度),采用单因素和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α=0.05),利用多元逐步回归从各月平均气体通量的可能影响因子(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处土壤温度T5及积雪厚度)中筛选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帽儿山8种温带林型的非生长季土壤CO2通量(15.97~57.86 mg·m-...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20,56(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
2.1样地设置
2.2温室气体取样与测定
2.3土壤环境因子测定
2.4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3.2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H4通量的影响
3.3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N2O通量的影响
3.4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林型差异
3.5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年贡献率的林型差异
3.6非生长季土壤增温潜势的林型差异
4 讨论
4.1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4.2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H4吸收的影响
4.3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4.4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4.5 林型对非生长季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年贡献率的影响
4.6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光抚育对温带帽儿山红松林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张悦,牟长城,刘辉,井立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7)
[2]排水造林对温带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碳源/汇的影响[J]. 马莉,牟长城,王彪,张妍,李娜. 林业科学. 2017(10)
[3]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对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降水减少的响应[J]. 菊花,申国珍,马明哲,葛结林,徐文婷,赵常明,张秋良.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0)
[4]青海南部高原积雪期与生长季高寒草甸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观测[J]. 吴建国,周巧富. 环境科学. 2016(08)
[5]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较[J]. 赵吉霞,王邵军,陈奇伯,王艳霞,舒蛟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1)
[6]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J]. 吴君君,杨智杰,翁发进,刘小飞,陈朝琪,林伟盛,王小红,陈坦. 环境科学. 2014(06)
[7]东北温带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通量[J]. 孙海龙,张彦东,吴世义. 生态学报. 2013(17)
[8]河岸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J]. 陈刚亮,李建华,王育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0)
[9]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J]. 王新源,李玉霖,赵学勇,毛伟,崔夺,曲浩,连杰,罗永清. 生态学报. 2012(15)
[10]择伐对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孟春,王立海,沈微. 林业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026995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20,56(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
2.1样地设置
2.2温室气体取样与测定
2.3土壤环境因子测定
2.4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3.2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H4通量的影响
3.3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N2O通量的影响
3.4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林型差异
3.5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年贡献率的林型差异
3.6非生长季土壤增温潜势的林型差异
4 讨论
4.1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4.2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CH4吸收的影响
4.3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4.4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4.5 林型对非生长季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年贡献率的影响
4.6 林型对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光抚育对温带帽儿山红松林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张悦,牟长城,刘辉,井立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7)
[2]排水造林对温带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碳源/汇的影响[J]. 马莉,牟长城,王彪,张妍,李娜. 林业科学. 2017(10)
[3]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对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降水减少的响应[J]. 菊花,申国珍,马明哲,葛结林,徐文婷,赵常明,张秋良.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0)
[4]青海南部高原积雪期与生长季高寒草甸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观测[J]. 吴建国,周巧富. 环境科学. 2016(08)
[5]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较[J]. 赵吉霞,王邵军,陈奇伯,王艳霞,舒蛟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1)
[6]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J]. 吴君君,杨智杰,翁发进,刘小飞,陈朝琪,林伟盛,王小红,陈坦. 环境科学. 2014(06)
[7]东北温带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通量[J]. 孙海龙,张彦东,吴世义. 生态学报. 2013(17)
[8]河岸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J]. 陈刚亮,李建华,王育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0)
[9]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J]. 王新源,李玉霖,赵学勇,毛伟,崔夺,曲浩,连杰,罗永清. 生态学报. 2012(15)
[10]择伐对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孟春,王立海,沈微. 林业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026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