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岳西翠兰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及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5:11
笔者选取岳西县的来榜地区作为研究区,按照8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土壤样品中Cd、Hg、As、Se等21项元素指标。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根据岳西翠兰适生条件,选取了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坡度、坡向、海拔和岩性等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岳西翠兰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岳西翠兰适宜性评价,并利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对岳西县翠兰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工作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综合土壤环境质量以低于风险筛选值为主,占97.14%,主要风险因子为Ni、Cr、Cu元素。工作区内岳西翠兰高度适宜、中等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为11.51km2、21.66km2,约占评价总面积的31.2%、58.72%。岳西县翠兰种植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包家乡、主簿镇、头陀镇、来榜镇和河图镇等地。上述结论可为岳西县调整和优化岳西翠兰布局与生产和土地生态管护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西北地质. 2020,53(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质简图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因素是由研究区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等因素构成的。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因素(郑长远等,2010;赵辉等,2013)。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农委和茶农的经验,分别从土壤、地形、地质3个方面选取翠兰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因研究范围较小,气候条件基本一致,故本次研究未选择气候因素)。共选取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坡度、坡向、海拔和岩性等9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见图2。3.3.2 评价等级划分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采用“一票否决”法,即以单元素中最差等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4、图3。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以低于风险筛选值(安全)为主,分布面积为35.84km2,占评价总面积的97.14%;筛选-管控值(风险)次之,主要分布工作区中北部、来榜镇及羊河小学周边等地,分布面积为1.05km2,占评价面积2.86%;无高于风险管控值(管控)分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工作区绝大部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小于风险筛选值,并存在少部分大于风险筛选值,主要风险因子为Ni、Cr、Cu元素,与地质背景有关,区内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岩石中Cr、Ni等元素相对较高。总体上研究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4.3 研究区适宜性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以安徽省青阳县为例[J]. 韩慧杰,夏学齐,吴海东,汤明,姜明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2]中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武春林,王瑞廷,丁坤,韩玲. 西北地质. 2018(03)
[3]山东淄博城市和近郊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J]. 代杰瑞,庞绪贵,宋建华,董建,胡雪平,李肖鹏. 中国地质. 2018(03)
[4]广西平果县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与富硒火龙果[J]. 罗为群,蒋忠诚,胡兆鑫,谢运球,黄静,梁建宏. 中国地质. 2018(03)
[5]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J]. 谷庆宝,张倩,卢军,李晓东,王斌,伍斌. 环境保护. 2018(01)
[6]基于GIS的六安市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J]. 毛雪,陈良松,马友华,王静,唐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7]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J]. 王玉军,吴同亮,周东美,陈怀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2)
[8]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J]. 毛雪,朱海娣,马友华,王静,陈富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9)
[9]陕西潼关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J]. 王爽,李荣华,张增强,冯静,沈锋.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9)
[10]宝鸡城市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与环境风险[J]. 李小平,徐长林,刘献宇,刘洁,张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41295
【文章来源】:西北地质. 2020,53(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质简图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因素是由研究区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等因素构成的。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因素(郑长远等,2010;赵辉等,2013)。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农委和茶农的经验,分别从土壤、地形、地质3个方面选取翠兰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因研究范围较小,气候条件基本一致,故本次研究未选择气候因素)。共选取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坡度、坡向、海拔和岩性等9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见图2。3.3.2 评价等级划分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采用“一票否决”法,即以单元素中最差等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4、图3。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以低于风险筛选值(安全)为主,分布面积为35.84km2,占评价总面积的97.14%;筛选-管控值(风险)次之,主要分布工作区中北部、来榜镇及羊河小学周边等地,分布面积为1.05km2,占评价面积2.86%;无高于风险管控值(管控)分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工作区绝大部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小于风险筛选值,并存在少部分大于风险筛选值,主要风险因子为Ni、Cr、Cu元素,与地质背景有关,区内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岩石中Cr、Ni等元素相对较高。总体上研究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4.3 研究区适宜性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以安徽省青阳县为例[J]. 韩慧杰,夏学齐,吴海东,汤明,姜明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2]中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武春林,王瑞廷,丁坤,韩玲. 西北地质. 2018(03)
[3]山东淄博城市和近郊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J]. 代杰瑞,庞绪贵,宋建华,董建,胡雪平,李肖鹏. 中国地质. 2018(03)
[4]广西平果县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与富硒火龙果[J]. 罗为群,蒋忠诚,胡兆鑫,谢运球,黄静,梁建宏. 中国地质. 2018(03)
[5]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J]. 谷庆宝,张倩,卢军,李晓东,王斌,伍斌. 环境保护. 2018(01)
[6]基于GIS的六安市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J]. 毛雪,陈良松,马友华,王静,唐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7]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J]. 王玉军,吴同亮,周东美,陈怀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2)
[8]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J]. 毛雪,朱海娣,马友华,王静,陈富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9)
[9]陕西潼关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J]. 王爽,李荣华,张增强,冯静,沈锋.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9)
[10]宝鸡城市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与环境风险[J]. 李小平,徐长林,刘献宇,刘洁,张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41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