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5 12:10
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为华北地区可持续性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立的武清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Biolog生态板技术,研究6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A0)、单施有机肥(A1)、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A2)、常量化肥配施有机肥(A3)、氮肥增量配施有机肥(A4)和单施化肥(A5)]对华北潮土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A1、A2、A3、A4和A5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碳氮比和pH;施用有机肥处理(A1、A2、A3和A4)显著增加了有机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培养96 h时,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变化顺序为:A2>A3>A4>A5>A1>A0。A2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特征,A2和A3集中在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1.125~1.473,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A0、A1、A4和A5位于第1主成...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
主成分分析中的载荷因子反映碳源利用的差异,载荷因子绝对值越大,表明该碳源基质影响越大[16],起主要分异作用[14]。由表4可见,第1主成分PC1载荷绝对值>0.5的有18种碳源,其中碳水类6种,氨基酸类3种,羧酸类4种,多聚物类2种,酚酸类1种,胺类2种。第2主成分PC2载荷因子绝对值>0.5的有15种碳源,其中碳水类2种,氨基酸类3种,羧酸类4种,多聚物类3种,酚酸类2种,胺类1种。由表5可知,影响第1主成分的碳源主要有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影响第2主成分的碳源主要有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分析表明,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是研究区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表5)。碳水类的D-半乳糖酸γ-内酯、氨基酸类的甘氨酰-L-谷氨酸、羧酸类的D-葡糖胺酸、多聚物类的肝糖、酚酸类的2-羟基苯甲酸、胺类的腐胺,在PC1和PC2载荷因子绝对值均达到0.5以上,以上6种为研究区31种碳源中的最敏感类型。2.5 土壤化学性质、MBC和MBN与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肥对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陈旭,邹文秀,陆欣春,郝翔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6)
[2]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路花,张美俊,冯美臣,王超,王晓雪,杨武德. 生态学杂志. 2019(12)
[3]长期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 刁婵,鲁显楷,田静,张永清,莫江明,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19(18)
[4]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张婷,孔云,修伟明,李刚,赵建宁,杨殿林,张贵龙,王丽丽.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6)
[5]长期施用粪肥对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郭莹,王一明,巫攀,彭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3)
[6]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J]. 王伟华,刘毅,唐海明,孙志龙,李宝珍,葛体达,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8(01)
[7]长期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刘红梅,张海芳,皇甫超河,李洁,周广帆,杨殿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4)
[8]长期不同施肥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比较[J]. 李猛,张恩平,张淑红,周芳,王月,谭福雷,韩丹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1)
[9]黄土峁状丘陵区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翟辉,张海,张超,周旭. 林业科学. 2016(12)
[10]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王楠楠,韩冬雪,孙雪,国微,马宏宇,冯富娟. 生态学报. 2017(03)
本文编号:3050949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
主成分分析中的载荷因子反映碳源利用的差异,载荷因子绝对值越大,表明该碳源基质影响越大[16],起主要分异作用[14]。由表4可见,第1主成分PC1载荷绝对值>0.5的有18种碳源,其中碳水类6种,氨基酸类3种,羧酸类4种,多聚物类2种,酚酸类1种,胺类2种。第2主成分PC2载荷因子绝对值>0.5的有15种碳源,其中碳水类2种,氨基酸类3种,羧酸类4种,多聚物类3种,酚酸类2种,胺类1种。由表5可知,影响第1主成分的碳源主要有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影响第2主成分的碳源主要有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分析表明,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是研究区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表5)。碳水类的D-半乳糖酸γ-内酯、氨基酸类的甘氨酰-L-谷氨酸、羧酸类的D-葡糖胺酸、多聚物类的肝糖、酚酸类的2-羟基苯甲酸、胺类的腐胺,在PC1和PC2载荷因子绝对值均达到0.5以上,以上6种为研究区31种碳源中的最敏感类型。2.5 土壤化学性质、MBC和MBN与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肥对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陈旭,邹文秀,陆欣春,郝翔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6)
[2]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路花,张美俊,冯美臣,王超,王晓雪,杨武德. 生态学杂志. 2019(12)
[3]长期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 刁婵,鲁显楷,田静,张永清,莫江明,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19(18)
[4]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张婷,孔云,修伟明,李刚,赵建宁,杨殿林,张贵龙,王丽丽.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6)
[5]长期施用粪肥对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郭莹,王一明,巫攀,彭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3)
[6]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J]. 王伟华,刘毅,唐海明,孙志龙,李宝珍,葛体达,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8(01)
[7]长期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刘红梅,张海芳,皇甫超河,李洁,周广帆,杨殿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4)
[8]长期不同施肥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比较[J]. 李猛,张恩平,张淑红,周芳,王月,谭福雷,韩丹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1)
[9]黄土峁状丘陵区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翟辉,张海,张超,周旭. 林业科学. 2016(12)
[10]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王楠楠,韩冬雪,孙雪,国微,马宏宇,冯富娟. 生态学报. 2017(03)
本文编号:3050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5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