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猪场废水净化的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共培养体系构建及藻菌协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0:49
利用光合微藻与好氧菌间的协同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成为当前畜禽养殖废水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小球藻和好氧菌地衣芽孢杆菌构建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共培养体系(C.v-B.l),并以此为基础开展C.v-B.l体系用于猪场废水处理的效果研究及废水净化过程中的藻菌协同机制,以期为利用藻菌共培养体系实现畜禽废水资源化处理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藻菌共培养体系净化猪场厌氧废水效果及影响因素通过微藻与细菌的细胞生长及废水污染物指标的监测,探究猪场废水处理过程中C.v-B.l体系的生长适应情况及污染物去除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纯藻和纯菌体系,由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构成的C.v-B.l体系具有明显的生长促进作用,其叶绿素含量最高可达13.2 mg·L-1,较纯小球藻体系显著提高48.9%(P<0.05);对TN、TP、NH4+-N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4.3%、64.5%、69.1%、57.5%,处理效果显著好于纯小球藻体系与纯菌体系,TP去除后含量达到排放标准(GB18...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藻菌体系中微藻生长变化曲线
2藻菌体系净化猪场废水效果及影响因素20图2.1不同藻菌体系中微藻生长变化曲线Figure2.1Thegrowthprofilesofmicroalgaein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图2.2不同藻菌体系中细菌生长变化曲线Figure2.2Thebacterialgrowthprofilesin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3.1.2C.v-B.l体系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图2.3不同藻菌体系对总氮的去除能力比较Fig2.3Comparisonforthetotalnitrogenremovalof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图2.4不同藻菌体系对总磷的去除能力比较Fig2.4Comparisonforthetotalphosphorusremovalof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电池耦合A/O-MBR工艺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J]. 许素梅,罗学刚. 环境工程学报. 2019(12)
[2]全混式厌氧发酵反应器(CSTR)研究进展[J]. 赵兰兰,郭占斌,王心语,刘新鑫,盛晨绪,沈景德,代敏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1)
[3]畜禽粪污厌氧消化研究进展[J]. 张河民. 广东化工. 2019(19)
[4]基于文献数据的我国畜禽污染特征分析[J]. 吴金红,金莹,李太平. 新疆农垦经济. 2019(10)
[5]环境规制政策情境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养殖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J]. 于婷,于法稳.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6]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胡曾曾,于法稳,赵志龙. 生态经济. 2019(08)
[7]C/N值及碳源对CANON工艺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J]. 李思敏,张洋,唐锋兵,徐宇峰,李艳平.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5)
[8]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黄佳盛,郭凯先,尤李俊. 中国标准化. 2019(14)
[9]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J]. 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7)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 杨景源. 环境与发展. 2019(06)
博士论文
[1]AGSBR处理养猪场废水的效能及同步去除抗生素的机制研究[D]. 王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菌藻共生序批式泥膜系统脱氮除磷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 唐聪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养猪废水处理耦合能源小球藻培养研究[D]. 黄学平.南昌大学 2018
[4]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调控[D]. 王瑞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5
[5]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 吴海明.山东大学 2014
[6]小球藻与优势共栖异养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响应[D]. 毕相东.中国海洋大学 2013
[7]一株栅藻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于养猪废水处理的潜力研究[D]. 程海翔.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固定化藻菌强化水产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研究[D]. 陈红芬.江南大学 2019
[2]小球藻—细菌共培养体系的构建及用于沼液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书亚.烟台大学 2019
[3]真菌-微藻处理酱油废水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宋汉武.南昌大学 2019
[4]藻菌生物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验研究[D]. 谢欢欢.华中科技大学 2019
[5]基于葡萄糖共代谢的藻菌共生系统处理养殖废水的研究[D]. 范琪.中南民族大学 2018
[6]植物乳杆菌WU14的GlnR调控蛋白与NiR相互作用的研究[D]. 罗艳.江西农业大学 2018
[7]UBF-复合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养殖废水研究[D]. 张琳琳.上海交通大学 2017
[8]基于蛋白组学和同位素分馏对小球藻吸收氨氮机制的研究[D]. 刘娜.湘潭大学 2015
[9]氮限制条件下小球藻的油脂代谢研究[D]. 任洁.海南大学 2015
[10]碳源对潜流人工湿地脱氮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D]. 张绍博.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52482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藻菌体系中微藻生长变化曲线
2藻菌体系净化猪场废水效果及影响因素20图2.1不同藻菌体系中微藻生长变化曲线Figure2.1Thegrowthprofilesofmicroalgaein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图2.2不同藻菌体系中细菌生长变化曲线Figure2.2Thebacterialgrowthprofilesin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3.1.2C.v-B.l体系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图2.3不同藻菌体系对总氮的去除能力比较Fig2.3Comparisonforthetotalnitrogenremovalof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图2.4不同藻菌体系对总磷的去除能力比较Fig2.4Comparisonforthetotalphosphorusremovalofdifferentmicroalgae-bacteriaconsortia.C.v:纯小球藻体系B.l:纯地衣芽孢杆菌体系C.v-B.l:小球藻-地衣芽孢杆菌体系NaturalC.v:未除菌小球藻体系误差棒代表标准差(n=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电池耦合A/O-MBR工艺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J]. 许素梅,罗学刚. 环境工程学报. 2019(12)
[2]全混式厌氧发酵反应器(CSTR)研究进展[J]. 赵兰兰,郭占斌,王心语,刘新鑫,盛晨绪,沈景德,代敏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1)
[3]畜禽粪污厌氧消化研究进展[J]. 张河民. 广东化工. 2019(19)
[4]基于文献数据的我国畜禽污染特征分析[J]. 吴金红,金莹,李太平. 新疆农垦经济. 2019(10)
[5]环境规制政策情境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养殖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J]. 于婷,于法稳.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6]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胡曾曾,于法稳,赵志龙. 生态经济. 2019(08)
[7]C/N值及碳源对CANON工艺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J]. 李思敏,张洋,唐锋兵,徐宇峰,李艳平.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5)
[8]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黄佳盛,郭凯先,尤李俊. 中国标准化. 2019(14)
[9]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J]. 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7)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 杨景源. 环境与发展. 2019(06)
博士论文
[1]AGSBR处理养猪场废水的效能及同步去除抗生素的机制研究[D]. 王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菌藻共生序批式泥膜系统脱氮除磷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 唐聪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养猪废水处理耦合能源小球藻培养研究[D]. 黄学平.南昌大学 2018
[4]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调控[D]. 王瑞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5
[5]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 吴海明.山东大学 2014
[6]小球藻与优势共栖异养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响应[D]. 毕相东.中国海洋大学 2013
[7]一株栅藻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于养猪废水处理的潜力研究[D]. 程海翔.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固定化藻菌强化水产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研究[D]. 陈红芬.江南大学 2019
[2]小球藻—细菌共培养体系的构建及用于沼液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书亚.烟台大学 2019
[3]真菌-微藻处理酱油废水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宋汉武.南昌大学 2019
[4]藻菌生物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验研究[D]. 谢欢欢.华中科技大学 2019
[5]基于葡萄糖共代谢的藻菌共生系统处理养殖废水的研究[D]. 范琪.中南民族大学 2018
[6]植物乳杆菌WU14的GlnR调控蛋白与NiR相互作用的研究[D]. 罗艳.江西农业大学 2018
[7]UBF-复合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养殖废水研究[D]. 张琳琳.上海交通大学 2017
[8]基于蛋白组学和同位素分馏对小球藻吸收氨氮机制的研究[D]. 刘娜.湘潭大学 2015
[9]氮限制条件下小球藻的油脂代谢研究[D]. 任洁.海南大学 2015
[10]碳源对潜流人工湿地脱氮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D]. 张绍博.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52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5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