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SfM摄影测量法测定切沟的精度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08 13:16
  选取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村的一条典型切沟,以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了断面测量法与SfM方法对该切沟的测量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布设方案对SfM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fM测量法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方法运用于切沟测量,与RTK GPS相比,断面测量法的体积测量误差高达37.28%;而SfM方法的误差仅为2.40%,且相对RTK GPS所测切沟DEM的差值主要集中于-0.2~0.2 m。此外,轻便、小巧的激光测距仪可有效替代RTK GPS用于GCP坐标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切沟体积误差仅为0.23%。将切沟沟缘与沟底共18个GCP抽稀至4~16个,并利用SfM方法重建该切沟的三维形态。各方案所得切沟DEM相比未抽稀结果的差值主要集中于-0.05~0.05 m,且体积差值百分比均低于5%。研究结果证实,SfM摄影测量法在切沟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应用于野外切沟的快速、精确测量,对于切沟定量监测与切沟侵蚀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SfM摄影测量法测定切沟的精度评价


目标切沟实地照片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方案,切沟


GCP的布设、测量与坐标计算复杂繁冗。因此,在原有18个GCP的基础上,对沟缘和沟底的GCP数量进行不同程度的抽稀。具体原则为沟缘GCP不抽稀、均匀抽取1/2,均匀抽取1/3;沟底不抽稀、均匀抽取1/2,全部缺失,共9种组合(图2)。将不同布设方案的控制点信息输入SfM专业软件Agisoft Photoscan 中,重建目标切沟的三维形态,比较各方案的重建效果。2 结果与分析

高程,空间,切沟,周长


相比之下,SfM方法对切沟的测量精度高得多。由于SfMRTK GPS与SfMLRF均基于重建切沟DEM的坡度转折提取其沟缘线,所得沟缘线轮廓一致(图4B,C),对应的长度、平均宽度、周长与面积也相等。其中,长度相比RTK GPS仅低估了0.56%,平均宽度与面积分别高估了8.26%与1.72%。就体积而言,SfMRTK GPS得到的结果为26.85 m3,相对RTK GPS的误差为2.40%;SfMLRF的结果为26.28 m3,误差仅为0.23%。无论基于何种GCP坐标,SfM摄影测量法均表现出较高的切沟体积测量精度,极大地优于断面测量法(表1)。然而,SfM摄影测量法提取的切沟周长却远大于RTK GPS的结果,前者比后者长8.10 m,增幅达23.63%。这是由于RTK GPS得到的是密度较低的点数据,仅可体现沟缘的大致走向(图4A);而SfM法基于重建的三维点云得到DEM,由此提取的坡度信息可使沟缘走向变得清晰,细节得以充分体现,经矢量化的沟缘线更加细致,周长更长(图4B,C)。表1 RTK GPS、断面测量法与SfM摄影测量法测定的 切沟参数对比 切沟参数 RTK GPS 断面测量法 SfMRTK GPS SfMLRF 长度/m 14.35 16.61 14.27 14.27 平均宽度/m 3.27 3.52 3.54 3.54 平均深度/m 1.46 1.21 1.38 1.36 宽深比 2.24 2.91 2.57 2.60 体积/m3 26.22 36.02 26.85 26.28 面积/m2 47.72 — 48.54 48.54 周长/m 34.28 — 42.38 42.3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几个常用土壤侵蚀术语辨析及其生产实践意义[J]. 刘宝元,杨扬,陆绍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1)
[2]沟蚀过程研究进展[J]. 郑粉莉,徐锡蒙,覃超.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8)
[3]利用照片重建技术生成坡面侵蚀沟三维模型[J]. 李俊利,李斌兵,柳方明,李占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1)
[4]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切沟的误差分析[J]. 尹佳宜,伍永秋,汪言在.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1)
[5]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J]. 游智敏,伍永秋,刘宝元.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5)
[6]GPS和GIS进行短期沟蚀研究初探——以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为例[J]. 胡刚,伍永秋,刘宝元,谢云.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4)
[7]切沟、切沟侵蚀与预报[J]. 伍永秋,刘宝元.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0(02)
[8]黄土区土壤侵蚀的分类[J]. 朱显谟.  土壤学报. 1956(02)



本文编号:3071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71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