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济宁市采煤塌陷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14 23:23
  本文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采集土样,分析塌陷前后的土壤有机碳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其他理化性质的关系,掌握塌陷区不同位置(坡顶、坡中、坡底及积水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塌陷区的农业生产管理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塌陷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在不同坡位上,土壤有机碳呈现出从坡顶到积水边缘迁移,先降低再升高,在塌陷中心富集的变化趋势。与未塌陷地相比,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了20.3%(p<0.05)。坡中和坡底位置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塌陷地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深度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占整个土层(060cm)的65.9%,明显高于20cm以下各层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并且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低于未塌陷地相应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坡位上,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1.9%,属于中等变异强度,按大小排序为:坡中...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济宁市采煤塌陷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沉陷坡面采样示意图

济宁市采煤塌陷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塌陷盆地实景照片

济宁市采煤塌陷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沉陷水域实景照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煤塌陷区土壤碳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史娜娜,韩煜,王琦,寇许,全占军.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6)
[2]高潜水位开采沉陷区土地利用及其碳储量变化遥感监测[J]. 郝从娜,刘泽文.  中州煤炭. 2015(06)
[3]1975—2005年中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陈耀亮,罗格平,叶辉,王渊刚,黄小涛,张琪,蔡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3)
[4]重庆西部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J]. 鲍丽然,严明书,贾中民,龚媛媛.  物探与化探. 2015(01)
[5]贵州岩溶峡谷区石漠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J]. 郭红艳,崔明,周金星,但新球,丁访军,吕相海.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6)
[6]煤炭开采沉陷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J]. 程静霞,聂小军,刘昌华.  煤炭学报. 2014(12)
[7]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呼吸特征及其对碳排放的贡献[J]. 王菁,陈防,刘毅.  植物科学学报. 2014(06)
[8]草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 霍艳双,杨波,杨雪栋,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6)
[9]采煤塌陷地土壤氮、磷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J]. 武倩倩,任加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10]草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进展[J]. 戴尔阜,黄宇,赵东升.  生态学报. 2015(12)

博士论文
[1]高潜水位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碳库特征[D]. 余健.中国矿业大学 2014
[2]采煤塌陷地氮磷流失规律研究[D]. 孟庆俊.中国矿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 李悦.沈阳农业大学 2015
[2]煤矿塌陷复垦区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研究[D]. 赵魁.安徽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3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83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