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连作对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2 23:25
为研究苜蓿连作栽培对土壤养分质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4年生苜蓿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贡献,为苜蓿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可以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4.33%和24.93%。土壤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等细菌相对丰度增加了0.26%~6.39%,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细菌相对丰度降低了0.06%~7.63%。真菌门类中子囊菌门、新美鞭菌门、毛霉门、球囊菌门、壶菌门、油壶菌门和丝足虫门(Cercozoa)比例提高了4.00%~225.00%,担子菌门和Aphelidiomycota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14.45%和80.00%。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结合不同微生物群落功能特性可以得出,苜蓿连作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抗逆能力,适宜在盐碱地区推广。
【文章来源】:作物研究. 2020,34(0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
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3 苜蓿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 苜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指数的影响
2.3 苜蓿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构成的影响
2.4 苜蓿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构成的影响
2.5 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094676
【文章来源】:作物研究. 2020,34(0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
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3 苜蓿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 苜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指数的影响
2.3 苜蓿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构成的影响
2.4 苜蓿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构成的影响
2.5 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309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9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