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林不同枯落物输入处理的土壤呼吸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3 02:22
为揭示枯落物输入变化对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枯落物添加和去除试验(DIRT),在对滇中高原磨盘山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6种不同枯落物处理(对照CK、双倍枯落物DL、去除枯落物NL、去除有机层和A层O/A-Less、去除根系NR、无输入NI)样地土壤呼吸(Rs)和理化性质的测定的基础上,对枯落物输入变化下云南松林地土壤呼吸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枯落物处理及不同月份间土壤呼吸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枯落物处理样地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Rs(DL)=8.32μmol·m-2·s-1、Rs(CK)=6.34μmol·m-2·s-1、Rs(NL)=5.71μmol·m-2·s-1、Rs(NR)=4.32μmol·m-2·s-1、Rs(O/A-Le...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20,2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林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不同枯落物处理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
不同枯落物处理林地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如图3所示。各处理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月变化,且变化趋势相似(P<0.01)。NR、NI、O/A-Less和NL这4个样方的最高温度出现在6月,其余2个样方最高温度则出现在7月,所有处理样方的土壤温度均在次年1月达到最低;各处理土壤温度年变化范围分别是:NR为12.35—24.75℃、NI为12.10—23.0℃、O/A-Less为12.78—21.71℃、NL为11.74—21.64℃、CK为12.67—21.27℃、DL为12.32—21.39℃。从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来看,除NL样地年均土壤温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处理样地年均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3)。2.2.2 不同枯落物处理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山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J]. 郑鹏飞,余新晓,贾国栋,李红娟,王渝淞,朱栩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2]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J]. 刘宝,王民煌,余再鹏,林思祖,林开敏. 林业科学. 2019(04)
[3]大气氮沉降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呼吸的影响[J]. 何立平,田茂平,吴红,林俊杰,兰波.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3)
[4]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 王倩,王云琦,马超,王彬,李一凡.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3)
[5]川西亚高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J]. 刘顺,杨洪国,罗达,史作民,刘千里,张利. 生态学报. 2019(02)
[6]不同取样尺度和数量下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J]. 严俊霞,孙琦,李君剑,李洪建. 环境科学. 2019(01)
[7]沙地柠条灌丛枯落叶输入特征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刘佳楠,刘任涛,赵娟,常海涛,罗雅曦,张静,马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8]城市疏林地与草地表层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探究——以宝鸡市为例[J]. 马莉. 江西农业学报. 2017(08)
[9]皆伐火烧对亚热带森林不同深度土壤CO2通量的影响[J]. 郑蔚,李超,元晓春,郑永,陈岳民,林伟盛,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7(04)
[10]凋落物输入对中亚热带不同森林细根生物量及分布的影响[J]. 王微,伍小刚,胡凯,陶建平. 生态学报. 2016(11)
本文编号:3116426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20,2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林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不同枯落物处理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
不同枯落物处理林地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如图3所示。各处理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月变化,且变化趋势相似(P<0.01)。NR、NI、O/A-Less和NL这4个样方的最高温度出现在6月,其余2个样方最高温度则出现在7月,所有处理样方的土壤温度均在次年1月达到最低;各处理土壤温度年变化范围分别是:NR为12.35—24.75℃、NI为12.10—23.0℃、O/A-Less为12.78—21.71℃、NL为11.74—21.64℃、CK为12.67—21.27℃、DL为12.32—21.39℃。从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来看,除NL样地年均土壤温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处理样地年均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3)。2.2.2 不同枯落物处理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山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J]. 郑鹏飞,余新晓,贾国栋,李红娟,王渝淞,朱栩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2]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J]. 刘宝,王民煌,余再鹏,林思祖,林开敏. 林业科学. 2019(04)
[3]大气氮沉降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呼吸的影响[J]. 何立平,田茂平,吴红,林俊杰,兰波.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3)
[4]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 王倩,王云琦,马超,王彬,李一凡.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3)
[5]川西亚高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J]. 刘顺,杨洪国,罗达,史作民,刘千里,张利. 生态学报. 2019(02)
[6]不同取样尺度和数量下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J]. 严俊霞,孙琦,李君剑,李洪建. 环境科学. 2019(01)
[7]沙地柠条灌丛枯落叶输入特征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刘佳楠,刘任涛,赵娟,常海涛,罗雅曦,张静,马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8]城市疏林地与草地表层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探究——以宝鸡市为例[J]. 马莉. 江西农业学报. 2017(08)
[9]皆伐火烧对亚热带森林不同深度土壤CO2通量的影响[J]. 郑蔚,李超,元晓春,郑永,陈岳民,林伟盛,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7(04)
[10]凋落物输入对中亚热带不同森林细根生物量及分布的影响[J]. 王微,伍小刚,胡凯,陶建平. 生态学报. 2016(11)
本文编号:3116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1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