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USLE的汕尾市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3 20:00
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汕尾市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显示:汕尾市土壤侵蚀以自然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侵蚀程度轻度。侵蚀面积最大的为陆丰市,其次为海丰县,再次为城区,陆河县土壤侵蚀面积最小。自然侵蚀主要分布在有林地,其他林地、果园、裸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也有少量侵蚀。研究成果可为汕尾市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来源】:广东水利水电.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汕尾市地理区位示意
汕尾市土壤流失单因子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汕尾市土壤侵蚀模数,结合Arc GIS10.2的重分类功能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现状图(见图3),其中人为侵蚀图斑通过目视解译获得。由图3可知,该市自然侵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莲花峰及周边山区)、南部沿海部分镇(街),其余部分镇(街)有零星分布;人为侵蚀分布较为分散,在全市各镇(街)均有分布。图3 2018年汕尾市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示意
图2 汕尾市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示意统计了各土壤侵蚀类型的面积(见表1),结果如下:汕尾市总土壤侵蚀面积为461.25 km2,主要侵蚀类型为自然侵蚀,其面积为346.13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75.04%。其中,自然侵蚀又以轻度侵蚀为主,面积为243.81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70.44%;中度侵蚀次之,面积为78.85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22.78%;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的面积相对较小,分别为18.31 km2、3.92 km2、1.24 km2,分别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5.29%、1.13%和0.36%。人为侵蚀面积为115.12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24.96%。其中,人为侵蚀以火烧迹地为主,面积为44.50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38.65%;生产建设活动次之,面积为43.64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37.91%;坡耕地面积最小,为26.98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23.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USLE模型的贵州省三穗县土壤侵蚀研究[J]. 梁建方,韦小茶,马龙生,颜红,夏传花. 人民珠江. 2019(08)
[2]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因子敏感性分析[J]. 郝姗姗,李梦华,马永强,石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2)
[3]基于CSLE模型的贵州省水土流失规律分析[J]. 陈美淇,魏欣,张科利,陈月红.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4]基于GIS和CSLE的山西省土壤侵蚀风险研究[J]. 何维灿,赵尚民,王睿博,程维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3)
[5]基于GIS的粤北青莲水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J]. 郑悦华,张晓远,刘协亭. 广东水利水电. 2016(05)
[6]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上的应用——以南雄市黄坑河小流域为例[J]. 岑颖,张晓远. 广东水利水电. 2015(04)
[7]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 王娇,程维明,祁生林,周成虎,张文杰,仝迟鸣. 地理研究. 2014(04)
[8]基于DEM和GIS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值的提取[J]. 汪邦稳,杨勤科,刘志红,赵心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02)
[9]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和GIS、RS应用[J]. 潘建平,龚健雅,李长风.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01)
硕士论文
[1]基于地质生态变化下的山地城镇规划建设影响因子研究[D]. 陈雪梅.重庆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16990
【文章来源】:广东水利水电.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汕尾市地理区位示意
汕尾市土壤流失单因子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汕尾市土壤侵蚀模数,结合Arc GIS10.2的重分类功能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现状图(见图3),其中人为侵蚀图斑通过目视解译获得。由图3可知,该市自然侵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莲花峰及周边山区)、南部沿海部分镇(街),其余部分镇(街)有零星分布;人为侵蚀分布较为分散,在全市各镇(街)均有分布。图3 2018年汕尾市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示意
图2 汕尾市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示意统计了各土壤侵蚀类型的面积(见表1),结果如下:汕尾市总土壤侵蚀面积为461.25 km2,主要侵蚀类型为自然侵蚀,其面积为346.13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75.04%。其中,自然侵蚀又以轻度侵蚀为主,面积为243.81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70.44%;中度侵蚀次之,面积为78.85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22.78%;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的面积相对较小,分别为18.31 km2、3.92 km2、1.24 km2,分别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5.29%、1.13%和0.36%。人为侵蚀面积为115.12 km2,占总侵蚀面积的24.96%。其中,人为侵蚀以火烧迹地为主,面积为44.50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38.65%;生产建设活动次之,面积为43.64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37.91%;坡耕地面积最小,为26.98 km2,占人为侵蚀总面积的23.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USLE模型的贵州省三穗县土壤侵蚀研究[J]. 梁建方,韦小茶,马龙生,颜红,夏传花. 人民珠江. 2019(08)
[2]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因子敏感性分析[J]. 郝姗姗,李梦华,马永强,石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2)
[3]基于CSLE模型的贵州省水土流失规律分析[J]. 陈美淇,魏欣,张科利,陈月红.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4]基于GIS和CSLE的山西省土壤侵蚀风险研究[J]. 何维灿,赵尚民,王睿博,程维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3)
[5]基于GIS的粤北青莲水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J]. 郑悦华,张晓远,刘协亭. 广东水利水电. 2016(05)
[6]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上的应用——以南雄市黄坑河小流域为例[J]. 岑颖,张晓远. 广东水利水电. 2015(04)
[7]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 王娇,程维明,祁生林,周成虎,张文杰,仝迟鸣. 地理研究. 2014(04)
[8]基于DEM和GIS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值的提取[J]. 汪邦稳,杨勤科,刘志红,赵心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02)
[9]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和GIS、RS应用[J]. 潘建平,龚健雅,李长风.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01)
硕士论文
[1]基于地质生态变化下的山地城镇规划建设影响因子研究[D]. 陈雪梅.重庆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16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1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