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生物甲烷化制气联产高腐殖酸有机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1:03
为了提高褐煤转化为生物甲烷得率、扩大煤制天然气煤种资源,本论文以内蒙古褐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底物和外加物质进行调节,更有效的转化利用褐煤资源。首先,从活性污泥出发,利用褐煤作为碳源,驯化能分解褐煤的接种物,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接种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接种物驯化过程中碱度、COD浓度、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和产气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0℃培养温度下,每天进料量为250目褐煤1 g,接种物驯化30 d,添加0.25 g/L CeCl3,在第21 d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达到最高1.400×10-33 mmol/g,累积产气量250.33 mL,COD去除率达81.56%,碱度增加了49.72%;添加0.25 g/L LaCl3,在第27 d辅酶F420质量摩尔浓度的最高值1.479×10-3 mmol/g,累积产气量248.53 mL,碱度增加了52.68%,均高于不添加稀土化合物的空白对照组,揭示添加稀土化合...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煤的等级和煤化学反应的结构表示以及可能有助于煤生物降解为甲烷的显著微生物反应[21,22]
为从微观形态上直观地了解微生物转化对褐煤表面形貌的影响,对发酵前后褐煤煤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如图 4.8 所示。图4.8 发酵前后褐煤扫描电镜照片Pa. 发酵前褐煤;Blank. 添加 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1. 添加 100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 褐煤;P2. 添加1500mg/L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3. 添加2000 mg/L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4. 添加 250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由Pa 图可以观察到,发酵前的褐煤煤样表面比较光滑、平整,由图 Blank、P1、P2、P3 和 P4 可以观察到,经过厌氧发酵产甲烷后,褐煤平滑的表面被破坏,粗糙度增加,出现了明显的裂纹和海绵状的多孔[96]。说明在褐煤生物甲烷化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利用褐煤的固定碳和挥发分后留下表面形貌痕迹。发酵结束后,P3 组的褐煤表面被破坏的更加明显,表面粗糙度增加;Blank 组与 P3 组相比,虽然褐煤表面遭到破坏,但并不严重,说明 P3 组的微生物菌群对褐煤中的固定碳和挥发分转化利用的多,最终生成甲烷的量多。4.4 本章小结苯甲醇的添加有益于褐煤的生物甲烷化
本文编号:3138356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煤的等级和煤化学反应的结构表示以及可能有助于煤生物降解为甲烷的显著微生物反应[21,22]
为从微观形态上直观地了解微生物转化对褐煤表面形貌的影响,对发酵前后褐煤煤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如图 4.8 所示。图4.8 发酵前后褐煤扫描电镜照片Pa. 发酵前褐煤;Blank. 添加 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1. 添加 100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 褐煤;P2. 添加1500mg/L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3. 添加2000 mg/L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P4. 添加 2500 mg/L 苯甲醇的发酵后褐煤由Pa 图可以观察到,发酵前的褐煤煤样表面比较光滑、平整,由图 Blank、P1、P2、P3 和 P4 可以观察到,经过厌氧发酵产甲烷后,褐煤平滑的表面被破坏,粗糙度增加,出现了明显的裂纹和海绵状的多孔[96]。说明在褐煤生物甲烷化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利用褐煤的固定碳和挥发分后留下表面形貌痕迹。发酵结束后,P3 组的褐煤表面被破坏的更加明显,表面粗糙度增加;Blank 组与 P3 组相比,虽然褐煤表面遭到破坏,但并不严重,说明 P3 组的微生物菌群对褐煤中的固定碳和挥发分转化利用的多,最终生成甲烷的量多。4.4 本章小结苯甲醇的添加有益于褐煤的生物甲烷化
本文编号:313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3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