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稻麦轮作系统下硫脲铵的施用效果及氨挥发损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20:00

  本文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下硫脲铵的施用效果及氨挥发损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型氮肥因在降低氮素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氮高效利用的研究。硫脲铵是一种新开发的氮肥品种,由工业副产品硫酸铵和应用最广泛的尿素合成,具有成本低、环保等特点,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展开硫脲钱对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在稻田施用中的深入评价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大田田试验以尿素和硫酸铵为对照,展开了稻麦轮作体系下硫脲铵的施用效果、土壤氮素变化、氮肥利用率和氨挥发特征等研究。本试验于2013-2015年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试验站进行,共设置不施氮肥、尿素、硫酸铵和硫脲铵四个处理,水稻季和小麦季的用氮量分别为240 kg/hm~2和168 kg/hm~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三种氮肥之间,硫脲铵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分别比尿素和硫酸铵处理增产236 kg/hm~2和341 kg/hm~2。与尿素和硫酸铵相比,硫脲铵在作物生育期能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在水稻季时,三种氮肥之间,硫脲铵处理的水稻籽粒和地上部吸氮量均最高,其中籽粒吸氮量分别比尿素和硫酸铵增加6.94 kg/hm~2和10.77 kg/hm~2,地上部吸氮量比尿素和硫酸铵提高16.91 kg/hm~2和27.45 kg/hm~2。与尿素和硫酸铵处理相比,硫脲铵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05%和11.44%;在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上,比尿素和硫酸铵分别提高了0.98 kg/kg和1.42 kg/kg。在小麦季时,硫脲铵处理的总吸氮量比尿素和硫酸铵分别低17.05 kg/hm~2和33.19 kg/hm~2;氮肥利用率比尿素和硫酸铵分别低10.15%和19.76%;硫脲铵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比尿素和硫酸铵降低1.79 kg/kg和3.14 kg/kg。可见与尿素和硫酸铵相比,硫脲铵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其中水稻季的硫脲铵氮肥利用率在42%左右,说明硫脲铵在水稻上具有较大的优势。2、与尿素和硫酸铵处理相比,硫脲铵提高了水稻季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硫脲铵在0-2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分别比尿素和硫酸铵提高1.13 mg/kg和2.46 mg/kg,其在20-4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分别比尿素和硫酸铵提高1.20 mg/kg和1.26 mg/kg;三种氮肥处理间,土壤硝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015年水稻季不同处理土壤表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以硫脲铵处理含量最高。在小麦季不同生育期,硫酸铵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尿素和硫脲铵处理,尿素与硫脲铵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均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钱态氮的变化幅度大于硝态氮。水稻和小麦收获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铵态氮含量。水稻季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以硫脲铵处理最高,小麦季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则以硫酸铵处理最高。作物收获时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各土层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3、水稻季的氨挥发总量和损失率均远高于小麦季。在水稻季,硫脲铵处理的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5-7天内。2013年硫脲铵的损失量显著小于尿素和硫酸铵,挥发率分别降低了5.39%和13.79%;2014年和2015年的各氮肥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硫脲铵的氨挥发量在不同时期表现为:在分蘖肥和穗肥期均低于尿素和硫酸铵;在基肥期低于硫酸铵,但与尿素无差异。硫脲铵施入稻田后可降低田面水铵态氮、pH和尿素浓度,有利于减少氨挥发损失。在小麦季,硫脲铵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7-10天内,挥发量较低,且主要发生在基肥期。硫酸铵的氨挥发总量显著低于尿素和硫脲铵,硫脲铵与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硫脲铵的氨挥发损失在水稻季低于尿素和硫酸铵,在小麦季高于硫酸铵,与尿素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硫脲铵对水稻和小麦有增产效果,尤其是水稻,且成本比尿素更低,在水稻季其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显著高于尿素和硫酸铵。因此,在保证水稻产量的情况下,综合经济和环境效益,太湖流域选择硫脲铵替代尿素作为氮肥,可降低施氮成本、减少氨挥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硫脲铵 稻麦轮作 产量 土壤氮素 氮肥利用率 氨挥发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9
  • 1.2.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概况13-14
  • 1.2.2 新型氮肥的研究概况14-16
  • 1.2.3 化学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16-17
  • 1.2.4 化学氮肥氨挥发损失的研究进展17-19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19-21
  • 1.3.1 研究目标19
  • 1.3.2 研究内容19
  • 1.3.3 技术路线19-21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25
  • 2.1 试验区概况21
  • 2.2 供试材料21
  • 2.3 试验设计21-22
  • 2.4 样品采集与分析22-24
  • 2.4.1 植株样采集与分析22-23
  • 2.4.2 土样采集与分析23
  • 2.4.3 氨挥发采集与分析23-24
  • 2.4.4 田面水采集与分析24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24-25
  • 第三章 硫脲铵对水稻和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5-30
  • 3.1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25-27
  • 3.1.1 水稻季25-26
  • 3.1.2 小麦季26-27
  • 3.2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27-29
  • 3.2.1 水稻季27-28
  • 3.2.2 小麦季28-29
  • 3.3 结论与讨论29-30
  • 第四章 硫脲铵对水稻和小麦土壤氮素的影响30-37
  • 4.1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30-32
  • 4.1.1 水稻季30-31
  • 4.1.2 小麦季31-32
  • 4.2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生育期土壤铵态氮的影响32-34
  • 4.2.1 水稻季32-33
  • 4.2.2 小麦季33-34
  • 4.3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收获时土壤硝态氮的影响34-35
  • 4.4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收获时土壤铵态氮的影响35
  • 4.5 结论与讨论35-37
  • 第五章 硫脲钱对水稻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37-40
  • 5.1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37-38
  • 5.2 不同处理对小麦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38
  • 5.3 结论与讨论38-40
  • 第六章 硫脲铵对水稻和小麦氨挥发损失的影响40-53
  • 6.1 不同处理对水稻和小麦氨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40-43
  • 6.1.1 水稻季40-42
  • 6.1.2 小麦季42-43
  • 6.2 不同处理对氨挥发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43-49
  • 6.2.1 田面水NH_4~+-N浓度43-45
  • 6.2.2 田面水尿素浓度45-46
  • 6.2.3 田面水pH46-47
  • 6.2.4 田面水TN浓度47-49
  • 6.3 不同种类氮肥在不同施肥时期的氨挥发损失量与损失率49-51
  • 6.3.1 水稻季49-50
  • 6.3.2 小麦季50-51
  • 6.4 结论与讨论51-53
  • 第七章 全文主要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芽;张根福;;195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与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14年11期

2 张雯;何绪生;耿增超;殷笑寒;王秋铭;孙怡萍;;新型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冬小麦系统氮素累积及相关生物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7期

3 曲均峰;;不同控氮比掺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2期

4 高懋芳;邱建军;刘三超;刘宏斌;王立刚;逄焕成;;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5 朱艳萍;;脲胺氮肥在水稻上应用试验总结[J];北方水稻;2014年02期

6 何飞飞;梁云姗;荣湘民;刘强;;培养条件下生物炭对红壤菜地土氨挥发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胡安永;孙星;刘勤;张亚楠;王书伟;王德建;曹志洪;;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6期

8 张文学;孙刚;何萍;梁国庆;王秀斌;刘光荣;周卫;;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6期

9 谢真越;卓慕宁;李定强;廖义善;韦高玲;;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8期

10 汪家铭;;新型肥料研制开发与应用进展[J];氮肥技术;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下硫脲铵的施用效果及氨挥发损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4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