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侵蚀红壤山地微地形条件下的芒萁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1-04-17 09:27
  【目的】探索侵蚀红壤山地微地形条件下的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Bernh.)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揭示芒萁侵入过程中所受到的主要营养元素限制因子,阐明生态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养分缺乏的适应特征,为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原理对不同坡向(东、西、南、北)和坡位(上、中、下)的芒萁土壤碳(C)、氮(N)、磷(P)状况及比值进行研究。【结果】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在阴坡(东坡向和北坡向)相对高于阳坡(西坡向和南坡向),基本呈由下坡位向上坡位递减的变化趋势;全P含量在不同坡位间的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但处于阴坡的北坡向土壤全P含量相对高于处于阳坡的南坡向,北坡向土壤P含量并不匮乏。土壤C∶N在微地形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比值基本围绕25.00波动;土壤C∶P的变化范围幅度较大,在24.78~95.54,大体呈由下坡位向上坡位递减的变化趋势;土壤N∶P的变化范围在0.80~4.48,下坡位的比值均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下同)。土壤有机C含量与全N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侵蚀红壤山地微地形条件下的芒萁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机C含量的比较

土壤图,坡向,土壤,地形


从图3可看出,土壤全P含量最高值为0.26 g/kg,最低值为0.04 g/kg,含量不高。北坡向的上坡位土壤全P含量显著高于下坡位和中坡位,下坡位和中坡位间差异不显著;各坡位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北坡向,且显著高于其他坡向。东坡向和南坡向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中坡位低、上下坡位高,西坡向则呈现由下坡位向上坡位递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坡位方面,下坡位土壤全P含量排序为:北坡向>西坡向>东坡向>南坡向;中坡位排序为:北坡向>东坡向>西坡向>南坡向;上坡位排序为:北坡向>南坡向>东坡向>西坡向。图3 不同微地形土壤全P含量的比较

土壤图,土壤,地形,生态化


不同微地形土壤全P含量的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西南崩岗侵蚀区芒萁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陈俊佳,陈志彪,陈志强,姜超,陈海滨,梁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1)
[2]南方红壤丘陵区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J]. 曾月娥,陈志强.  广西植物. 2018(06)
[3]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任寅榜,吕茂奎,江军,谢锦升.  生态学报. 2018(07)
[4]林窗大小对马尾松林下3种更新草本植物N、P化学计量研究[J]. 周扬,张丹桔,宋思梦,李勋,张艳,张健.  植物研究. 2017(06)
[5]不同治理年限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陈海滨,陈志彪,陈志强,马秀丽.  生态学报. 2017(01)
[6]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芒萁的N、P化学计量特征[J]. 陈奶寿,张秋芳,陈坦,杨玉盛,谢锦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5)
[7]不同恢复年限侵蚀红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张秋芳,陈奶寿,陈坦,吕茂奎,杨玉盛,谢锦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2)
[8]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对表层与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张浩,吕茂奎,江军,蒲晓婷,王恩熙,邱曦,谢锦升.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1)
[9]蕨类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陈嘉茜,张玲玲,李炯,温达志,彭诗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4(06)
[10]川中紫色丘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研究[J]. 邓欧平,周稀,黄萍萍,邓良基.  资源科学. 2013(12)



本文编号:3143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43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