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蕉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周年动态变化及对植被覆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5-11 21:05
  本文拟研究了植被覆盖对香蕉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覆盖植物对香蕉生产可持续发展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亚热带干热河谷蕉园内,设置无覆盖、自然杂草和豆科覆盖3种植被覆盖方式,通过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不同土壤区域(种植区和覆盖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植被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呈明显的周年动态特征,从秋季至翌年夏季,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增加。(2)覆盖区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与种植区明显不同,前者土壤pH值、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较高而土壤养分和含量、有机质含量、蔗糖酶、脲酶活性相对较低,后者反之。(3)植被覆盖可显著改变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无覆盖处理相比,豆科覆盖提升了覆盖区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以及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自然杂草区降低了土壤的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尤其在种植区,而相应增加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升高。总体而言,蕉园豆科植物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可作为改善蕉园土壤... 

【文章来源】:土壤通报. 2020,51(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概况
    1.2 试验设计及管理
    1.2 样品采集及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覆盖对蕉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2.2 植被覆盖对蕉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1 过氧化氢酶
        2.2.2 磷酸酶
        2.2.3 蔗糖酶
        2.2.4 脲酶
    2.3 土壤性质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不同土壤区域、季节间的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变化
    3.2 覆盖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3.2.1 pH值与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
        3.2.2 有机质、氮含量与脲酶、蔗糖酶活性
        3.2.3 磷与磷酸酶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纳木错高寒草原豆科与非豆科优势植物群落碳氮储量及收支的对比研究[J]. 代冬雪,旭日,徐兴良,王迎红.  生态科学. 2015(05)
[2]豆科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及代谢的影响[J]. 王从彦,曹震,王磊,刘雪艳.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1)
[3]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万忠梅,吴景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4]不同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研究[J]. 刘建新.  土壤通报. 2004(04)



本文编号:3182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82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