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水田改林地后土壤黏土矿物及氧化铁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5-14 08:32
近年来水田改为林地在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普遍,为了解这种转变对土壤矿物(黏土矿物和氧化铁)演变的影响,在浙江省平原地区构建了4个水田改林地系列土壤,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田改林地后土壤剖面中氧化铁形态和黏土矿物类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改林地后,土壤剖面中全铁含量变化不明显,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游离氧化铁有轻微增加趋势。改林地15~20 a后,4个系列土壤耕作层活性铁和活化度降幅分别在18.0%~38.4%和24.7%~48.9%;耕作层土壤铁氧化物的晶胶比增幅在0.73倍~1.62倍;耕作层土壤亚铁含量明显下降,降幅最高达95.8%,变异系数达到143.9%;耕作层络合铁降幅在21.3%~36.2%,并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改林地后,犁底层土壤中绿泥石相对含量及其与高岭石的比值都呈降低趋势,其他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机质显著下降,土壤明显酸化。土壤铁氧化物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对土壤结构以及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等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土壤. 2020,52(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条件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2.2 土壤pH和有机质的变化
2.3 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变化
2.4 全铁和游离铁的变化
2.5 活性铁、络合铁和亚铁的变化
3 讨论
3.1 水田改林地后土壤pH和有机质的演变
3.2 水田改林地后土壤氧化铁的演变
3.3 土壤氧化铁形态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省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性状与系统分类研究[J]. 姚玉才,邱志腾,杨良觎,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18(02)
[2]辽宁省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王天豪,韩春兰,王秋兵. 土壤通报. 2018(01)
[3]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演变[J]. 杨东伟,章明奎,张鹏启,杨永德. 土壤学报. 2018(01)
[4]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J]. 艾丽娜,韩宗珠,王双,部雪娇,刘明. 海洋湖沼通报. 2016(05)
[5]水耕人为土长期改旱后土壤类型演变的探讨[J]. 姚玉才,邱志腾,陈小梅,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16(05)
[6]澧阳平原古水稻土铁形态演变特征[J]. 刘沛,周卫军,顾海滨,李娟,郭子川,肖彦资. 土壤. 2015(06)
[7]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Ⅱ.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机制[J]. 周萍,宋国菡,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土壤学报. 2009(02)
[8]电子穿梭物质对异化Fe(Ⅲ)还原过程的影响[J]. 孙丽蓉,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9]风成三趾马红土与第四纪黄土的粘土矿物组成异同及其环境意义[J]. 彭淑贞,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2007(02)
[10]利用方式改变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J]. 方利平,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水稻土淹水过程铁氧化物转化对磷饱和度和磷、氮释放的影响[D]. 邵兴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土壤性状对酸化的响应研究[D]. 韦杨嫣.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85334
【文章来源】:土壤. 2020,52(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条件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2.2 土壤pH和有机质的变化
2.3 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变化
2.4 全铁和游离铁的变化
2.5 活性铁、络合铁和亚铁的变化
3 讨论
3.1 水田改林地后土壤pH和有机质的演变
3.2 水田改林地后土壤氧化铁的演变
3.3 土壤氧化铁形态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省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性状与系统分类研究[J]. 姚玉才,邱志腾,杨良觎,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18(02)
[2]辽宁省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王天豪,韩春兰,王秋兵. 土壤通报. 2018(01)
[3]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演变[J]. 杨东伟,章明奎,张鹏启,杨永德. 土壤学报. 2018(01)
[4]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J]. 艾丽娜,韩宗珠,王双,部雪娇,刘明. 海洋湖沼通报. 2016(05)
[5]水耕人为土长期改旱后土壤类型演变的探讨[J]. 姚玉才,邱志腾,陈小梅,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16(05)
[6]澧阳平原古水稻土铁形态演变特征[J]. 刘沛,周卫军,顾海滨,李娟,郭子川,肖彦资. 土壤. 2015(06)
[7]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Ⅱ.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机制[J]. 周萍,宋国菡,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土壤学报. 2009(02)
[8]电子穿梭物质对异化Fe(Ⅲ)还原过程的影响[J]. 孙丽蓉,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9]风成三趾马红土与第四纪黄土的粘土矿物组成异同及其环境意义[J]. 彭淑贞,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2007(02)
[10]利用方式改变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J]. 方利平,章明奎. 土壤通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水稻土淹水过程铁氧化物转化对磷饱和度和磷、氮释放的影响[D]. 邵兴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土壤性状对酸化的响应研究[D]. 韦杨嫣.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85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8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