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秦岭辛家山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5-15 12:23
  为探究秦岭辛家山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利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的方法,采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ROC)含量,研究了典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规律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随年龄的变化,并采用植被类型法估算了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典型林分SOC及其组分分布特征:五种植被类型(灌木林、云杉林、红桦林、落叶松林和锐齿栎林)DOC/SOC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ROC/SOC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而MBC/SOC在土壤剖面上的规律因植被类型而异;SOC、DOC、MBC、ROC与全氮(TN)、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辛家山林区SOC高海拔地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同一海拔梯度下针叶林SOC大于阔叶林,林区有机碳活性组分受海拔、植被、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2、林区SOC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林区各采样点SOC含量变化范围介于3.9737.71g·kg-1,平均SO...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土壤有机碳储量
        1.2.2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
        1.2.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
        1.2.4 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2.2.2 计算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方法
        3.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
        3.2.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3.2.3 不同植被类型活性碳组分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
        3.2.4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布状况
        3.3.2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3.3.3 活性有机碳组分分配比例
        3.3.4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第四章 林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4.1 材料方法
        4.1.1 研究方法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统计特征
        4.2.2 林区土壤有机碳全局趋势分析
        4.2.3 林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4.2.4 林区土壤有机碳相关性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5.1 材料方法
        5.1.1 研究方法
        5.1.2 土壤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5.2.2 林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5.2.3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5.2.4 辛家山土壤有机碳库及分布特征
        5.2.5 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丰度指数
    5.3 结论与讨论
        5.3.1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5.3.2 树龄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分布的影响
        5.3.3 辛家山林区土壤有机碳库分布状况
        5.3.4 林区有机碳丰度指数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30年来川中紫色丘陵区土壤碳氮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罗由林,李启权,王昌全,付月君,辛志远,李冰,袁大刚.  土壤学报. 2016(03)
[2]盐源县耕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显著性变化分析[J]. 李珊,李启权,王昌全,史文娇,袁大刚,李冰,高雪松.  土壤通报. 2015(05)
[3]高寒山区地形序列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杨帆,黄来明,李德成,杨飞,杨仁敏,赵玉国,杨金玲,刘峰,张甘霖.  土壤学报. 2015(06)
[4]秦岭南坡红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J]. 唐朋辉,党坤良,王连贺,马俊.  生态学报. 2016(04)
[5]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其碳库分配特征[J]. 魏亚伟,周旺明,周莉,于大炮,周永斌,秦胜金,代力民.  生态学报. 2015(01)
[6]鼎湖山森林土壤活性碳及惰性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 向慧敏,温达志,张玲玲,李炯.  生态学报. 2015(18)
[7]不同林龄白桦天然次生林土壤碳通量和有机碳储量[J]. 韩营营,黄唯,孙涛,陆彬,毛子军.  生态学报. 2015(05)
[8]广西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与全国部分省区的比较研究[J]. 陈曦.  地理科学. 2014(10)
[9]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J]. 王棣,耿增超,佘雕,和文祥,侯琳.  生态学报. 2015(16)
[10]海南岛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辛琨,颜葵,李真,胡杰龙,邱明红.  土壤学报. 2014(05)



本文编号:318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8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