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灌溉技术在新疆过渡带典型土壤中水分运移应用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23:16
新疆属典型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这决定了在新疆任何生产与生活活动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新兴节水灌溉技术痕量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以阜康绿洲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间过渡带为实验区,通过试验,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新疆不同土质与不同工程参数下的水分运移分布规律。同时结合保水剂的使用,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与保水剂联合使用条件下的水分运移与分布规律,最后以种植试验的方式验证痕量技术在不同工程与土壤参数下的供水效果。通过对试验区进行土壤与植被调查,确定水分运移分布实验所用土壤与种植试验所用植被参数。利用自制供水系统在土槽中观测湿润体变化及水分分布情况。在得出不同土壤、工程参数与不同保水剂施用方法下的水分运移及分布后,利用植被种植试验通过设计密度、株高、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等植被生长指标,将之前得出的水分运移规律同植被长势相联系。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研究区背景调查试验地位于新疆大学阜康荒漠治理示范基地,属典型荒漠景观,地势开阔平坦。样地土质随深度变化有差异性,表层0-10cm为典型沙土,20-30cm有一层质地坚硬的板...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
1.1.1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
1.1.2 国内节水灌溉技术
1.2. 新型灌溉节水技术
1.2.1 自动灌溉节水技术
1.2.2 痕量灌溉节水技术
1.3 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试验地环境调查与种植材料选择
2.1. 野外调查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地植被调查
2.1.3 试验地土壤性质调查
2.1.4 种植材料的确定
2.2 前期准备实验
2.3 小结
3.不同因素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运移过程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土壤质地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3.2.2 不同埋深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3.3 小结
4.节水材料与痕量灌溉技术结合使用的探讨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保水剂基本性能与保水剂的选择
4.3.2 层施保水剂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4.3.3 混施保水剂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4.4 小结
5.不同工程参数下植被长势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设计
5.3 试验过程及样方调查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植被长势直观对比
5.4.2 植被长势方差分析
5.5 湿润体对植被根系长势影响
5.6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1 主要结论
6.1.2 展望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92642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
1.1.1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
1.1.2 国内节水灌溉技术
1.2. 新型灌溉节水技术
1.2.1 自动灌溉节水技术
1.2.2 痕量灌溉节水技术
1.3 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试验地环境调查与种植材料选择
2.1. 野外调查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地植被调查
2.1.3 试验地土壤性质调查
2.1.4 种植材料的确定
2.2 前期准备实验
2.3 小结
3.不同因素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运移过程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土壤质地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3.2.2 不同埋深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3.3 小结
4.节水材料与痕量灌溉技术结合使用的探讨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保水剂基本性能与保水剂的选择
4.3.2 层施保水剂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4.3.3 混施保水剂对水分运移分布的影响
4.4 小结
5.不同工程参数下植被长势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设计
5.3 试验过程及样方调查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植被长势直观对比
5.4.2 植被长势方差分析
5.5 湿润体对植被根系长势影响
5.6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1 主要结论
6.1.2 展望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92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9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