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5万土壤数据库的太湖地区水稻土碳氮磷动态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20:29
土壤有机碳和氮磷养分含量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指标,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太湖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为了保障粮食的产量,不合理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导致了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该区域水稻土碳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对提高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太湖地区37个县(市、区)2.32 M·hm2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该地区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明确不同土壤类型、土区及行政区水稻土碳氮磷动态变化差异和主控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太湖地区和我国南方水稻田的农业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982年和2000年太湖地区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5.11 g·kg-1和18.29 g·kg-1,总体呈现“碳汇”效应。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各亚类有机碳含量上升依次为:漂洗型>潴育型>脱潜型>渗育型>淹育型,其中漂洗型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增长最多,为5.0...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太湖地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2 研究区概况12图 2-2 太湖地区土壤分区分布图2.4 植被太湖地区跨越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平原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种植模式主要为水稻和冬小麦轮作,水稻于6月种植,10月收获,小麦于11月种植,5月收割[79]。丘陵和山地地区现存较多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北向南植被组成与类型渐趋复杂,常绿树种逐渐增多。宜兴、溧阳以南的地区为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而以北的地区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含不少落叶树种,不同于典型的常绿阔叶林。2.5 水文状况太湖地区河网密布,以太湖为中心,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达6 13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水系按地形及水流运动
2 研究区概况12图 2-2 太湖地区土壤分区分布图2.4 植被太湖地区跨越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平原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种植模式主要为水稻和冬小麦轮作,水稻于6月种植,10月收获,小麦于11月种植,5月收割[79]。丘陵和山地地区现存较多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北向南植被组成与类型渐趋复杂,常绿树种逐渐增多。宜兴、溧阳以南的地区为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而以北的地区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含不少落叶树种,不同于典型的常绿阔叶林。2.5 水文状况太湖地区河网密布,以太湖为中心,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达6 13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水系按地形及水流运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气候类型下四川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王丽华,薛晶月,谢雨,吴彦.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2]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表层土壤养分变化特征[J]. 赵明松,李德成,张甘霖,王世航. 土壤. 2018(01)
[3]近30年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土壤养分时空演变特征——以江西省为例[J]. 张晗,赵小敏,朱美青,欧阳真程,郭熙,匡丽花,叶英聪,黄聪,汪晓燕,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尺度效应研究[J]. 陈中星,张楠,张黎明,袁平,姚彩燕,邢世和,邱龙霞,陈翰阅,范协裕. 土壤学报. 2018(03)
[5]近30年湟水流域土壤全氮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J]. 代子俊,赵霞,李德成,刘峰,石平超,庞龙辉. 土壤学报. 2018(02)
[6]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J].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生态学杂志. 2017(03)
[7]太湖典型丘陵水源地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桥河流域为例[J]. 杨超杰,贺斌,段伟利,李冰,陈雯,杨桂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2)
[8]基于1∶5万土壤数据库的福建省耕地全氮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 焦闪闪,张黎明,蒋威,郑巧丽,龙军,陈翰阅,邢世和. 土壤学报. 2016(05)
[9]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胡嗣佳,邓欧平,张世熔,邓良基,张楚儿,钟钦梅. 土壤. 2016(02)
[10]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氮素关键转化过程的影响[J]. 王敬,程谊,蔡祖聪,张金波. 土壤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D]. 程琨.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太湖流域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D]. 朱琰.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吕凯一.浙江大学 2018
[2]近30年铜川市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D]. 姜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福建省耕地土壤磷素富集及其生态风险评价[D]. 巫顺金.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基于GIS的武汉市汉南区耕地主要农化性状的历史变迁研究[D]. 苗洁.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5486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太湖地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2 研究区概况12图 2-2 太湖地区土壤分区分布图2.4 植被太湖地区跨越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平原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种植模式主要为水稻和冬小麦轮作,水稻于6月种植,10月收获,小麦于11月种植,5月收割[79]。丘陵和山地地区现存较多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北向南植被组成与类型渐趋复杂,常绿树种逐渐增多。宜兴、溧阳以南的地区为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而以北的地区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含不少落叶树种,不同于典型的常绿阔叶林。2.5 水文状况太湖地区河网密布,以太湖为中心,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达6 13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水系按地形及水流运动
2 研究区概况12图 2-2 太湖地区土壤分区分布图2.4 植被太湖地区跨越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平原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种植模式主要为水稻和冬小麦轮作,水稻于6月种植,10月收获,小麦于11月种植,5月收割[79]。丘陵和山地地区现存较多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北向南植被组成与类型渐趋复杂,常绿树种逐渐增多。宜兴、溧阳以南的地区为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而以北的地区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含不少落叶树种,不同于典型的常绿阔叶林。2.5 水文状况太湖地区河网密布,以太湖为中心,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达6 13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水系按地形及水流运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气候类型下四川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王丽华,薛晶月,谢雨,吴彦.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2]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表层土壤养分变化特征[J]. 赵明松,李德成,张甘霖,王世航. 土壤. 2018(01)
[3]近30年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土壤养分时空演变特征——以江西省为例[J]. 张晗,赵小敏,朱美青,欧阳真程,郭熙,匡丽花,叶英聪,黄聪,汪晓燕,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尺度效应研究[J]. 陈中星,张楠,张黎明,袁平,姚彩燕,邢世和,邱龙霞,陈翰阅,范协裕. 土壤学报. 2018(03)
[5]近30年湟水流域土壤全氮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J]. 代子俊,赵霞,李德成,刘峰,石平超,庞龙辉. 土壤学报. 2018(02)
[6]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J].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生态学杂志. 2017(03)
[7]太湖典型丘陵水源地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桥河流域为例[J]. 杨超杰,贺斌,段伟利,李冰,陈雯,杨桂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2)
[8]基于1∶5万土壤数据库的福建省耕地全氮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 焦闪闪,张黎明,蒋威,郑巧丽,龙军,陈翰阅,邢世和. 土壤学报. 2016(05)
[9]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胡嗣佳,邓欧平,张世熔,邓良基,张楚儿,钟钦梅. 土壤. 2016(02)
[10]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氮素关键转化过程的影响[J]. 王敬,程谊,蔡祖聪,张金波. 土壤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D]. 程琨.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太湖流域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D]. 朱琰.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吕凯一.浙江大学 2018
[2]近30年铜川市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D]. 姜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福建省耕地土壤磷素富集及其生态风险评价[D]. 巫顺金.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基于GIS的武汉市汉南区耕地主要农化性状的历史变迁研究[D]. 苗洁.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6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