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南方红壤区锥栗园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实施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11 08:23
  由于锥栗多数采用顺坡种植、传统耕作及采摘模式,造成锥栗种植区水土流失相当严重。随着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推进,多地积极探索锥栗园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本文通过分析锥栗园水土流失现状,在总结以往成功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锥栗园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并建立示范与推广,以期为南方红壤区锥栗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32(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南方红壤区锥栗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2 锥栗园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情况
3 锥栗园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示范与推广
    3.1 山边沟
    3.2 鱼鳞坑
    3.3 配套工程
    3.4 撒播狗牙根草籽
    3.5 耕作模式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情况[J]. 阮伏水,韩永刚.  中国水土保持. 2019(10)
[2]福建省建瓯市锥栗山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效益初探[J]. 高清贵.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01)
[3]锥栗果园套种印度豇豆栽培技术及实施效益[J]. 林瑞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2(10)
[4]将乐县山边沟果园水土流失治理技术[J]. 倪炳卿.  中国水土保持. 2006(04)



本文编号:3277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77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