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草甸土改良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8:02
  本试验以科尔沁地区盐渍化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覆沙、施有机肥、腐殖酸、脱硫石膏等4种改良措施,探索研究了不同措施对盐渍化草甸土控盐效果、改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促进牧草生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盐渍化草甸土控盐效果。有机肥处理下全盐、HCO3-、K++Na+离子含量最低,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草甸土全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83%和76%,HCO3-和K++Na+分别下降了 25%、50%和61%、65%;而脱硫石膏处理下土壤pH、碱化度最低,其次为有机肥、覆沙、腐殖酸处理,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草甸土 pH较对照分别下降了 0.51和0.61,碱化度下降了 20%和21%;有机肥处理下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草甸土 pH较对照分别下降了 0.48和0.59,碱化度下降了 19%和18%。(2)不同改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调整土壤粒度组分,降低土壤容重。脱硫石膏处理下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加最为明显,而覆沙处理下砂粒含量明显增加,有效调整了黏砂比例,降低了毛管效应;4种处理中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容重最低,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草甸土土壤容重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6%和7%...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草甸土改良效果研究


图2技术路线??Fig.2?Technology?roadmap??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膏和腐植酸配施对干旱盐碱区土壤改良及棉花生长的影响[J]. 王相平,杨劲松,张胜江,姚荣江,谢文萍.  土壤. 2020(02)
[2]不同改良剂对吉林西部重度盐碱土的改良及牧草的增产[J]. 张瑜,徐子棋,杨献坤.  森林工程. 2020(02)
[3]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及具体措施[J]. 袁永,王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3)
[4]盐碱地土壤利用与改良研究进展[J]. 杨玉坤,耿计彪,于起庆,王嘉,于文勇,赵薇.  农业与技术. 2019(24)
[5]不同灌水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J]. 胡琴,陈为峰,宋希亮,孙若钧,罗延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6)
[6]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李玉,田宪艺,王振林,代兴龙,董元杰,贺明荣.  土壤. 2019(06)
[7]科尔沁沙地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和有机碳分布特征[J]. 王燕,包翔,王明玖,郝良杰,艳秀.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6)
[8]中国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影响因子的空间关系研究[J]. 朱梓弘,朱同彬,杨霖,罗柳玲,谢银财.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1)
[9]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西辽河平原盐碱地碱化特征的影响[J]. 马玉露,张庆国,范富,苏雅乐琪琪格,马玉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10]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及改良方法[J]. 张蓉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1)

博士论文
[1]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D]. 关胜超.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2]苜蓿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调控措施研究[D]. 巴图.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3]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改良滨海盐碱土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 孙在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4]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李钢铁.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5]种植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土的研究[D]. 范亚文.东北林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海流图轻度盐碱地的禾草与苜蓿混播建植研究[D]. 郭宏宇.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2]内蒙古后套平原盐渍土几种改良措施的对比研究[D]. 常菲.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3]毛乌素沙地不同地类土壤粒度与有机质及其相关性研究[D]. 毛丽.山西大学 2019
[4]腐殖酸类肥料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D]. 张丽珍.甘肃农业大学 2015
[5]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盐运动的影响[D]. 王丽琴.山东农业大学 2014
[6]不同造林树种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张平.山东农业大学 2014
[7]浑河一级阶地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过程与效果研究[D]. 王英男.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8]三种改良措施对重度盐碱化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 刘畅.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9]基于盐碱土改良的土壤和植物效应研究[D]. 马利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不同改良方法对碱化草甸土理化性状的影响[D]. 燕新红.东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1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91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