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陈化生物质炭提高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磷素利用率
发布时间:2021-07-21 21:55
【目的】生物质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结构而被用作土壤改良剂。然而关于田间陈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通过定位试验,分析田间不同陈化年限的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设在江苏南京,供试土壤为粘质水稻土。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不施磷肥对照(CK)、施用磷肥(P)及磷肥配施新鲜生物质炭(PB0y,2017年施入)、2年陈化生物质炭(PB2y,2015年施入)和5年陈化生物质炭(PB5y,2012年施入)。在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团聚体分级,测定大团聚体(250~2000μm)、微团聚体(53~250μm)、粉粒(2~53μm)、粘粒(<2μm)含量以有效磷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结果】与P处理相比,PB2y和PB5y处理显著提高250~2000μm大团聚体的比例(69.2%~107.8%),降低2~53μm粉粒(13.1%~14.7%)和<2μm粘粒(6.9%~41.9%)...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老化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机制[J]. 吴文卫,周丹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1)
[2]生物炭施用的固碳减排潜力及农田效应[J]. 徐敏,伍钧,张小洪,杨刚. 生态学报. 2018(02)
[3]两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何玉亭,王昌全,沈杰,李斌,李冰,陈林,潘兴兵.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4]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 米会珍,朱利霞,沈玉芳,李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8)
[5]不同物料和炭化方式制备生物炭结构性质的FTIR研究[J]. 郑庆福,王永和,孙月光,牛鹤鹤,周佳儒,王志民,赵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4)
本文编号:3295833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老化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机制[J]. 吴文卫,周丹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1)
[2]生物炭施用的固碳减排潜力及农田效应[J]. 徐敏,伍钧,张小洪,杨刚. 生态学报. 2018(02)
[3]两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何玉亭,王昌全,沈杰,李斌,李冰,陈林,潘兴兵.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4]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 米会珍,朱利霞,沈玉芳,李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8)
[5]不同物料和炭化方式制备生物炭结构性质的FTIR研究[J]. 郑庆福,王永和,孙月光,牛鹤鹤,周佳儒,王志民,赵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4)
本文编号:329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9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