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赣南经济林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6 13:53
  为了探索经济林发展对土壤的影响,为区域经济林可持续发展、防止土壤退化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赣南丘陵地带为研究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经济林:脐橙林、茶林与竹林,并以无人为干扰的针阔混交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变化规律:(1)针阔混交林和茶林土壤团聚体组成主要是大团聚体和中间团聚体,脐橙林和竹林土壤团聚体组成主要是中间团聚体和微团聚体。(2)针阔混交林与茶林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高于脐橙林与竹林,针阔混交林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0.25)显著高于脐橙林(86.17%)、竹林(84.01%)与茶林(81.86%),针阔混交林的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低于脐橙林(4.58%)、竹林(12.44%)与茶林(12.70%)。(3)针阔混交林和茶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脐橙林和竹林。针阔混交林开发成为经济林后,会导致大团聚体破碎化,阻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加水土流失风险。人工管理下的茶林虽然有机碳含量、MWD和GMD与针阔混交林相近,但WSA0.25和PAD较差,表明茶林土壤的水土流失风险...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4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经济林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2.2 不同经济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2.3 不同经济林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经济林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经济林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土旱地改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特征[J]. 马原,迟美静,张玉玲,范庆峰,虞娜,邹洪涛.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8)
[2]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可蚀性K值的影响[J]. 赵恒策,魏霞,贺燕,于文竹,王涛.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5)
[3]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沟头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王文鑫,王文龙,郭明明,王天超,康宏亮,杨波,赵满,陈卓鑫.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6)
[4]淮北土石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J]. 林杰,张阳,朱艳芳,董波,潘颖,丁鸣鸣.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04)
[5]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罗晓虹,王子芳,陆畅,黄容,王富华,高明.  环境科学. 2019(08)
[6]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 瞿晴,徐红伟,吴旋,孟敏,王国梁,薛萐.  环境科学. 2019(06)
[7]不同植被带生态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以黄土高原为例[J]. 徐红伟,吴阳,乔磊磊,李袁泽,薛萐,瞿晴.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6)
[8]植茶年限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腐殖质组分特征的影响[J]. 朱仁欢,郑子成,李廷轩,刘红兵.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6)
[9]渭北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状况及演变趋势研究[J]. 石宗琳,王加旭,梁化学,史红平,魏彬萌,王益权.  土壤学报. 2017(02)
[10]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J]. 姜敏,刘毅,刘闯,李志国,顾炽明,谢娟,陈防.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 徐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黄土丘陵区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抗冲性机理及固土效应[D]. 李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本文编号:3303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3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e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