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及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6:22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我国化肥零增长行动已到收官之年(2020年),该行动的实施效果如何,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化肥管理政策的后续制定与推行。本文借助灰色预测法、脱钩模型对该行动的实施效果加以分析;后通过实地访谈法对种姜大县山东安丘在零增长行动的基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深入探究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国外化肥管理的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各类管理政策在我国化肥施用中的适用性。最后提出化肥零增长行动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在制定化肥管控政策方面提供借鉴。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化肥零增长行动效果良好。化肥零增长行动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国整体已经实现了化肥用量连续下降,减量趋势较为稳定;施肥结构更趋合理;化肥面源污染减量明显,并且化肥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脱钩关系总体向好。2、化肥零增长行动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通过对农技员进行电话访谈,笔者了解到该行动在山东安丘市的基层工作开展较为充分。但是,行动的实施仍然存在许多困难:(1)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第三章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分析19脱钩指数表示化肥污染排放变量与农业产值变量变化率的比值,表达式为:其中,I(E,G)为农业生产与化肥面源污染的脱钩指数;E为化肥污染排放量,G为农业总产值,t表示统计年份;Vt表示第t年的化肥污染排放增长率,Kt表示第t年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Tapio以0、0.8、1.2为临界值把脱钩弹性指数分成8类,鉴于弹性值(如0.8和1.2)的设定较为主观且容易产生混淆,本文借鉴农业环境领域研究方法,将脱钩状态分为强脱钩、弱脱钩、扩张性负脱钩、衰退性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6类(如图3-6)。其中强脱钩是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消耗最理想的状态,强负脱钩代表所有脱钩关系中最不利的状态。3.2.4数据来源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专家咨询及文献资料汇总。我国农业总产值,化肥施用量,包括各类化肥施用量、各地区化肥施用量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8)、《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8);每个省市的氮、磷利用系数经专家咨询和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取;考虑到钾肥对农田污染的影响不大,本文仅讨论氮肥、磷肥、复合肥三类肥料的施用情况;本文可得数据的时间段界定为1990—2018年,模拟数据的时间段为2015—2020年。3.3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分析3.3.1投入减量贡献分析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进行预测建模时没有把影响化肥施用的相关因素纳入到模型中,所以本文采用2004—2014年我国化图3-6脱钩状态类型及判别标准Figure3-6TypesandCriteriaofDecouplingStat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零增长”行动背景下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分解和面板回归分析[J]. 赵明正,赵翠萍,李天祥,贾小虎,吴杰.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2)
[2]基于市域尺度的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J]. 赵雪雁,刘江华,王蓉,王晓琪.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7)
[3]有机认证制度下农户减量施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61户农民的调查[J]. 唐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0)
[4]绿色农业生产: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进展评价[J]. 孙若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19(06)
[5]2002—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J]. 潘丹,郭巧苓,孔凡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6]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高意愿低行为的现象解释[J]. 黄炎忠,罗小锋,刘迪,余威震,唐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3)
[7]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状况中期评估[J]. 金书秦,张惠,付饶,刘静. 环境保护. 2019(02)
[8]农地经营对水稻化肥减量投入的影响[J]. 纪龙,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资源科学. 2018(12)
[9]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 程序,张艳. 世界农业. 2018(11)
[10]农户化肥减量施用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基于VBN-TPB的实证分析[J]. 曹慧,赵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博士论文
[1]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D]. 肖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D]. 缪光平.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限塑令”政策效果评估及其改进[D]. 高鸣.东北财经大学 2017
[2]新疆农户化肥施用影响因素研究[D]. 颜璐.新疆农业大学 2011
[3]太湖流域畜禽养殖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的实证分析[D]. 吴丹.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24073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第三章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分析19脱钩指数表示化肥污染排放变量与农业产值变量变化率的比值,表达式为:其中,I(E,G)为农业生产与化肥面源污染的脱钩指数;E为化肥污染排放量,G为农业总产值,t表示统计年份;Vt表示第t年的化肥污染排放增长率,Kt表示第t年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Tapio以0、0.8、1.2为临界值把脱钩弹性指数分成8类,鉴于弹性值(如0.8和1.2)的设定较为主观且容易产生混淆,本文借鉴农业环境领域研究方法,将脱钩状态分为强脱钩、弱脱钩、扩张性负脱钩、衰退性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6类(如图3-6)。其中强脱钩是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消耗最理想的状态,强负脱钩代表所有脱钩关系中最不利的状态。3.2.4数据来源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专家咨询及文献资料汇总。我国农业总产值,化肥施用量,包括各类化肥施用量、各地区化肥施用量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8)、《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8);每个省市的氮、磷利用系数经专家咨询和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取;考虑到钾肥对农田污染的影响不大,本文仅讨论氮肥、磷肥、复合肥三类肥料的施用情况;本文可得数据的时间段界定为1990—2018年,模拟数据的时间段为2015—2020年。3.3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分析3.3.1投入减量贡献分析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进行预测建模时没有把影响化肥施用的相关因素纳入到模型中,所以本文采用2004—2014年我国化图3-6脱钩状态类型及判别标准Figure3-6TypesandCriteriaofDecouplingStat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零增长”行动背景下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分解和面板回归分析[J]. 赵明正,赵翠萍,李天祥,贾小虎,吴杰.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2)
[2]基于市域尺度的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J]. 赵雪雁,刘江华,王蓉,王晓琪.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7)
[3]有机认证制度下农户减量施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61户农民的调查[J]. 唐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0)
[4]绿色农业生产: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进展评价[J]. 孙若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19(06)
[5]2002—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J]. 潘丹,郭巧苓,孔凡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6]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高意愿低行为的现象解释[J]. 黄炎忠,罗小锋,刘迪,余威震,唐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3)
[7]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状况中期评估[J]. 金书秦,张惠,付饶,刘静. 环境保护. 2019(02)
[8]农地经营对水稻化肥减量投入的影响[J]. 纪龙,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资源科学. 2018(12)
[9]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 程序,张艳. 世界农业. 2018(11)
[10]农户化肥减量施用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基于VBN-TPB的实证分析[J]. 曹慧,赵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博士论文
[1]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D]. 肖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D]. 缪光平.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限塑令”政策效果评估及其改进[D]. 高鸣.东北财经大学 2017
[2]新疆农户化肥施用影响因素研究[D]. 颜璐.新疆农业大学 2011
[3]太湖流域畜禽养殖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的实证分析[D]. 吴丹.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24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2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