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7 02:20
为了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趋势,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务川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估算石漠化等级空间分布,并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建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有显著影响,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量。务川县2000~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0.37 km2,旱地面积减少91.69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2000~2015年微度侵蚀面积增加636.13 km2,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57.21 km2,中度侵蚀面积减少356.28 km2,强烈侵蚀面积减少111.23 km2。务川县2000~2015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工程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表3 2000~2015年石漠化面积Tab.3 Statistics of rock desertification area from 2000 to 2015 石漠化强度地类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非石漠化 5.52 0.20 9.10 0.33 6.70 0.24 7.36 0.26 潜在石漠化 60.36 2.18 67.74 2.44 51.96 1.87 71.90 2.59 轻度石漠化 195.10 7.03 211.04 7.61 285.99 10.31 391.58 14.11 中度石漠化 587.50 21.17 657.41 23.69 361.54 13.03 499.36 18.00 重度石漠化 1636.16 58.97 1539.76 55.49 1778.85 64.11 1515.12 54.61 极重石漠化 289.99 10.45 289.58 10.44 289.59 10.44 289.31 10.43表4 2000~2015年务川县石漠化等级转移矩阵Tab.2 Wuhan County rock desertification grade transfer matrix from 2000 to 2015 2015年 2000年 非石漠化 潜在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重度石漠化 极重石漠化 非石漠化 3.54 2.97 0.15 0.19 0.48 0.03 潜在石漠化 1.36 38.01 12.03 4.77 15.52 0.21 轻度石漠化 0.56 15.48 162.14 114.37 98.62 0.41 中度石漠化 0.02 3.33 13.25 334.34 148.12 0.30 重度石漠化 0.01 0.46 7.26 133.34 1373.16 0.89 极重石漠化 0.03 0.11 0.27 0.49 0.26 288.15
将务川县石漠化2000,2015,2010,2015年石漠化数据按照石漠化等级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2000~2015年重度石漠化占总面积最大。从表3和图3可以看出,务川县大部分面积已经发生了石漠化,以重度石漠化为主,其次是中度、极重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呈块状分布在西部与东部区域,极重石漠化呈现连续的带状分布在务川县西北与东南区域。总体上石漠化强度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潜在石漠,轻度石漠化,极重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2000~200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96.4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减少0.41 km2;2005~2010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239.9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增加0.01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减少0.28 km2;因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坡耕地、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2005~2010年重度、极重石漠化面积出现增加的情况。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是极易被砍伐破坏、引起土地退化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20],务川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8~2010年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较为严重的旱地退耕还林,部分稀疏林地的地区封山育林等,2010~2015年重度、极重石漠化面积明显减少,大部分石漠化土地得到改善。从表4可以看出,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转为轻度、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面积为12.03 km2,中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面积为4.77 km2,重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15.52,98.62,148.12 km2。表1 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Tab.1 Statistics of land use type area from 2000 to 2015 土地利用类型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草地 423.57 15.26 434.57 15.66 433.49 15.62 433.40 15.62 旱地 654.48 23.59 618.01 22.27 574.14 20.69 562.79 20.28 居民地 32.15 1.16 32.17 1.16 33.87 1.22 33.88 1.22 林地 1601.93 57.73 1627.38 58.65 1670.89 60.22 1682.30 60.63 水面 9.32 0.34 9.32 0.34 9.32 0.34 9.32 0.34 水田 53.18 1.92 53.18 1.92 52.92 1.91 52.94 1.91
本文编号:3346863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表3 2000~2015年石漠化面积Tab.3 Statistics of rock desertification area from 2000 to 2015 石漠化强度地类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非石漠化 5.52 0.20 9.10 0.33 6.70 0.24 7.36 0.26 潜在石漠化 60.36 2.18 67.74 2.44 51.96 1.87 71.90 2.59 轻度石漠化 195.10 7.03 211.04 7.61 285.99 10.31 391.58 14.11 中度石漠化 587.50 21.17 657.41 23.69 361.54 13.03 499.36 18.00 重度石漠化 1636.16 58.97 1539.76 55.49 1778.85 64.11 1515.12 54.61 极重石漠化 289.99 10.45 289.58 10.44 289.59 10.44 289.31 10.43表4 2000~2015年务川县石漠化等级转移矩阵Tab.2 Wuhan County rock desertification grade transfer matrix from 2000 to 2015 2015年 2000年 非石漠化 潜在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重度石漠化 极重石漠化 非石漠化 3.54 2.97 0.15 0.19 0.48 0.03 潜在石漠化 1.36 38.01 12.03 4.77 15.52 0.21 轻度石漠化 0.56 15.48 162.14 114.37 98.62 0.41 中度石漠化 0.02 3.33 13.25 334.34 148.12 0.30 重度石漠化 0.01 0.46 7.26 133.34 1373.16 0.89 极重石漠化 0.03 0.11 0.27 0.49 0.26 288.15
将务川县石漠化2000,2015,2010,2015年石漠化数据按照石漠化等级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2000~2015年重度石漠化占总面积最大。从表3和图3可以看出,务川县大部分面积已经发生了石漠化,以重度石漠化为主,其次是中度、极重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呈块状分布在西部与东部区域,极重石漠化呈现连续的带状分布在务川县西北与东南区域。总体上石漠化强度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潜在石漠,轻度石漠化,极重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2000~200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96.4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减少0.41 km2;2005~2010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239.9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增加0.01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极重石漠化面积减少0.28 km2;因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坡耕地、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2005~2010年重度、极重石漠化面积出现增加的情况。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是极易被砍伐破坏、引起土地退化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20],务川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8~2010年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较为严重的旱地退耕还林,部分稀疏林地的地区封山育林等,2010~2015年重度、极重石漠化面积明显减少,大部分石漠化土地得到改善。从表4可以看出,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转为轻度、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面积为12.03 km2,中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面积为4.77 km2,重度石漠化转为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15.52,98.62,148.12 km2。表1 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Tab.1 Statistics of land use type area from 2000 to 2015 土地利用类型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面积/km2 占比/% 草地 423.57 15.26 434.57 15.66 433.49 15.62 433.40 15.62 旱地 654.48 23.59 618.01 22.27 574.14 20.69 562.79 20.28 居民地 32.15 1.16 32.17 1.16 33.87 1.22 33.88 1.22 林地 1601.93 57.73 1627.38 58.65 1670.89 60.22 1682.30 60.63 水面 9.32 0.34 9.32 0.34 9.32 0.34 9.32 0.34 水田 53.18 1.92 53.18 1.92 52.92 1.91 52.94 1.91
本文编号:3346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4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