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培肥模式对寒地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1 05:10
目前,寒地水稻生产上重施化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占比较低,稻田水搅浆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肥力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设置了盆栽试验(R0:常规施肥+干湿交替;R: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干湿交替;RP: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施碳酸钙+干湿交替;RI:常规施肥+秸秆还田+长期淹水)和田间试验(R0F:只施化肥+水搅浆;RF:秸秆常规还田+水搅浆;OPT1:秸秆常规还田+平地埋茬;OPT2:秸秆深埋还田+平地埋茬;OPT3:在OPT1的基础上减少穗肥氮量10 kg·hm-2,配施碱性肥料),测定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肥力、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培肥模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积累、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寒地稻田科学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以秸秆还田配合化肥为基础的培肥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抑制水稻前期生长,晒田可以降低还原物质积累量。水稻移栽27d后,与R0处理相比,R、RP和RI处理的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了91.76%、105.64%和130.57%;亚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了8.64%、6.78%和1...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亚铁离子含量变化
图 3-3 二价锰离子含量变化Fig.3-3 Changes in Mn2+content4 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还原性物质的关系干物质积累可直接反映出水稻产量的高低。从图 3-4 可以看出,移栽后 42d 时,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 R、RP 和 RI 处理分别高 19.65%、24.56%和 4秸秆还田初期,由于秸秆的腐解速率较快,产生了较多的还原性物质,水稻的生。长期淹水后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增加较多,使得作物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加剧d 时,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含量低于其他时期,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所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仍均低于 R0 处理,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 R0 处理相比 RI 处理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 2.41%、5.77%和 3.92%,但差异不显著。移栽后 123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R、RP 和 RI 处理比 R0 、3.75%和 2.69%,各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结合表 3-1,可以发现移栽后 42原性物质积累量较大,明显降低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特别是还原性物质总量和的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移栽后 72d 时,还原性物质积质积累量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 3-4 还原性物质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Fig. 3-4 Effect of reducing substance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plants表 3-1 干物质积累与还原性物质的相关分析Tab.3-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reducing substance后天数s afterlanting(d)指标Index还原性物质总量Reducing substancesFe2+含量Content of Fe2+Mn2+含量Content of M42干物质积累-0.614* -0.378 -0.677*72 -0.083 0.481 0.401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代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relation coefficient labeled by * and ** indicates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and0.01.耕作培肥对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常单娜,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高嵩涓,曹卫东. 草业学报. 2018(12)
[2]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的研究[J]. 于秋竹,孙国徽. 现代化农业. 2018(09)
[3]土壤耕作方式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米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易镇邪,朱伟文,周文新,陈平平,王晓玉,屠乃美. 作物研究. 2018(02)
[4]长期施肥对双季稻区水稻植株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程凯凯,汪柯,孙耿,张帆,潘孝晨.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5]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结构的影响[J]. 房焕,李奕,周虎,颜晓元,彭新华.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4)
[6]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4)
[7]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J]. 刘晓永,李书田.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1)
[8]耕作年限对延安新造耕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贾凤安,刘晨,吕睿,常帆. 陕西农业科学. 2017(10)
[9]秸秆还田对土壤还原性和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王红妮,王学春,黄晶,李军,胡运高.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0)
[10]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产业发展[J]. 朱立志.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10)
博士论文
[1]保护性耕作及优化施肥对渭北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D]. 刘高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耕层环境和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 有德宝.沈阳农业大学 2018
[3]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D]. 杨曾平.湖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曲京博.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稻田土壤结构与有机氮矿化的关系[D]. 李奕.东北农业大学 2018
[3]保护性轮耕对渭北旱作麦田土壤水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王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4]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土壤磷素富集的影响[D]. 张慧芳.浙江大学 2018
[5]稻草覆盖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何斌.湖南农业大学 2017
[6]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D]. 马蓓.湖南农业大学 2017
[7]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D]. 韦仁川.广西大学 2017
[8]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产区秸秆还田问卷调查及建议对策[D]. 吴限.东北农业大学 2016
[9]稻田不同冬绿肥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养分利用及土壤培肥效应[D]. 程洋.华中农业大学 2016
[10]耕作方式对稻油两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 唐先亮.湖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4942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亚铁离子含量变化
图 3-3 二价锰离子含量变化Fig.3-3 Changes in Mn2+content4 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还原性物质的关系干物质积累可直接反映出水稻产量的高低。从图 3-4 可以看出,移栽后 42d 时,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 R、RP 和 RI 处理分别高 19.65%、24.56%和 4秸秆还田初期,由于秸秆的腐解速率较快,产生了较多的还原性物质,水稻的生。长期淹水后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增加较多,使得作物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加剧d 时,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含量低于其他时期,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所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仍均低于 R0 处理,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 R0 处理相比 RI 处理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 2.41%、5.77%和 3.92%,但差异不显著。移栽后 123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R、RP 和 RI 处理比 R0 、3.75%和 2.69%,各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结合表 3-1,可以发现移栽后 42原性物质积累量较大,明显降低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特别是还原性物质总量和的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移栽后 72d 时,还原性物质积质积累量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 3-4 还原性物质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Fig. 3-4 Effect of reducing substance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plants表 3-1 干物质积累与还原性物质的相关分析Tab.3-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reducing substance后天数s afterlanting(d)指标Index还原性物质总量Reducing substancesFe2+含量Content of Fe2+Mn2+含量Content of M42干物质积累-0.614* -0.378 -0.677*72 -0.083 0.481 0.401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代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relation coefficient labeled by * and ** indicates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and0.01.耕作培肥对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常单娜,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高嵩涓,曹卫东. 草业学报. 2018(12)
[2]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的研究[J]. 于秋竹,孙国徽. 现代化农业. 2018(09)
[3]土壤耕作方式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米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易镇邪,朱伟文,周文新,陈平平,王晓玉,屠乃美. 作物研究. 2018(02)
[4]长期施肥对双季稻区水稻植株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程凯凯,汪柯,孙耿,张帆,潘孝晨.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5]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结构的影响[J]. 房焕,李奕,周虎,颜晓元,彭新华.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4)
[6]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4)
[7]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J]. 刘晓永,李书田.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1)
[8]耕作年限对延安新造耕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贾凤安,刘晨,吕睿,常帆. 陕西农业科学. 2017(10)
[9]秸秆还田对土壤还原性和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王红妮,王学春,黄晶,李军,胡运高.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0)
[10]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产业发展[J]. 朱立志.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10)
博士论文
[1]保护性耕作及优化施肥对渭北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D]. 刘高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耕层环境和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 有德宝.沈阳农业大学 2018
[3]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D]. 杨曾平.湖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曲京博.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稻田土壤结构与有机氮矿化的关系[D]. 李奕.东北农业大学 2018
[3]保护性轮耕对渭北旱作麦田土壤水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王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4]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土壤磷素富集的影响[D]. 张慧芳.浙江大学 2018
[5]稻草覆盖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何斌.湖南农业大学 2017
[6]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D]. 马蓓.湖南农业大学 2017
[7]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D]. 韦仁川.广西大学 2017
[8]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产区秸秆还田问卷调查及建议对策[D]. 吴限.东北农业大学 2016
[9]稻田不同冬绿肥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养分利用及土壤培肥效应[D]. 程洋.华中农业大学 2016
[10]耕作方式对稻油两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 唐先亮.湖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4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5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