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05:51
  为探究节水节肥增产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初步集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试验包括2个因素,主因素秸秆还田方式(无秸秆、上膜上秸、上膜下秸)副因素施肥水平(低肥(N135 kg/hm2、P90 kg/hm2)、中肥(N225 kg/hm2、P150 kg/hm2)、高肥(N315 kg/hm2、P210 kg/hm2)),组合成共9个处理,通过对农田环境及玉米生长变化情况,与对照(不施肥)对比,进行核心技术筛选;将初步筛选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的上膜下秸中肥、上膜上秸高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形成集成技术;同时进行大田试验,评价其对农田环境、玉米生长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提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农田环境效应评价:上膜下秸低肥根层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0.23%~53.77%,其中该处理与上膜下秸中肥土壤含水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上膜上秸低肥较其他处理低5.99%~30.77%;土壤含盐量根层积盐程度小...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


图2试验区位置图??Fig.2?The?planar?graph?of?experimental?area??

气象图,气温,情况,壤土


10?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14厂?^圓2019年雨量mm?2019年气温。C?30??屋】丨\?、y?\?10??4?V丨?'彳丨??21丨??011?mu?Li?.?.i.?ii?j?.?i.i?0??4/1?5/1?6/1?7/1?8/1?9/1??曰序数/d??(b)?2019年气象图??图3?2018、2019年平均气温、日降雨变化情况??Fig.3?Variation?of?average?temperature?and?daily?rainfall?in?2018?and?2019??2.1.3试验区土壤基本状况??试验区属于轻度盐碱地,0?100?cm土层土壤主要是粉砂壤土,平均容重为1.43?1.54??g/cm3,试验区基础土壤组成及养分性状见表1、表2。??表1供试土壤质地??Table.?1?Physical?properties?for?experiment?soils???不同粒径的质量百分数/%???土层深度/cm?砂粒?粉粒?粘粒?容重(g/cm3)?质地???(2.0??0.05mm)?(0.05?0.002mm)?(<0.002mm)???0??20?15.63?72.31?12.06?1.53?粉砂壤土??20??40?12.12?76.54?11.34?1.54?粉砂壤土??40-60?22.13?64.83?13.04?1.47?粉砂壤土??60-80?14.32?71.62?14.06?1.45?粉砂壤土??80??100?15.83?70.85?

示意图,模式,示意图,秸秆


集成技术研究???同粉碎,然后对土地进行旋耕,将秸杆深埋到距离地表35?40?cm,同时保证秸秆厚??度为5?cm左右;上膜上秸技术,则在玉米播种后,将粉碎好的秸秆,机械化作业将??秸秆覆盖在两行玉米之间,同时保证秸秆的压实度,防止因风大而刮跑。在玉米播种??时采用覆膜一体机进行播种,其中地膜宽度约80?cm,类型为白色透明塑料薄膜,使??用农用拖拉机带动播种机,行距600?_,株距8寸,播种方式为穴播,单株种植,??每台播种机同时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膜、覆土、镇压等过程。图4为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具体试验方案见表5。??施用肥料采用尿素(46.4%N)、磷酸二铵(18%N,46.4%P205),设置F1水平??=F2*0.6、F2水平为设计最优施肥量、F3水平=F2*1.4;施肥方式:试验中50%的氮??肥及全部的磷肥在播种前基施,氮肥的25%、25%分别在一水、二水前追施,基肥与??种子一同施入,追肥为人工均匀播撒。??(a)上膜上秸处理?(b)上膜下秸处理??(a)?plastic?and?straw?mulching?(b)?plastic?mulching?and?straw?burial??图4试验种植模式示意图??Fig.4?schematic?diagram?of?experimental?planting?mode??2.2.2试验设计2??通过在2018年初步得出筛选的核心技术试验基础上,进行集成技术的评估,将??两种较优技术与当地播种技术进行比较,具体试验方案见表6。??2.3观测内容及方法??U)土壤水盐测定??在试验田通过土钻分别在玉米播种前和每次灌水前、后取土样,测定土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HYDRUS-2D模型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上口宽排盐浅沟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J]. 胡钜鑫,虎胆·吐马尔白,李卓然,穆丽德尔·托伙加.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05)
[2]考虑盐分累积及冬小麦产量品质的井渠结合灌溉模式优选[J]. 乔冬梅,韩洋,齐学斌,黄仲冬,李平,梁志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8)
[3]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研究[J]. 霍丽丽,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4]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对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型[J]. 郭向红,毕远杰,孙西欢,马娟娟,孔晓燕.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8)
[5]石羊河流域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动态及春玉米产量模拟[J]. 袁成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2)
[6]灌溉施肥水平对盐渍化农田水盐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蒋静,翟登攀,张超波.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7]长期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徐云连,马友华,吴蔚君,邢素林,马凡凡,甘曼琴.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8]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对土壤盐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解学敏,郭维华,潘小保,毛程阳,桑红辉,缴锡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06)
[9]咸淡水交替灌溉对滨海垦区夏玉米生理生长的影响[J]. 朱成立,强超,黄明逸,翟亚明,吕雯.  农业机械学报. 2018(12)
[10]中国农业非常规水资源灌溉现状与发展策略[J]. 胡雅琪,吴文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18(05)

硕士论文
[1]盐渍化农田不同水源灌溉及秸秆还田联合模式试验研究[D]. 潘春洋.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67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67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