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三种农药对稀有鮈鲫内分泌干扰效应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4:00
  本研究利用胚胎学和组织病理学探讨了三种农药(阿维菌素、醚菊酯和毒死蜱)分别对稀有鮈鲫胚胎和成鱼进行了试验。根据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鱼胚胎毒性试验准则草案观察三种农药对胚胎的毒性效应,根据OECD TG204和OECD指导文件123研究了三种农药对稀有鮈鲫成鱼性腺的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鱼胚胎毒性试验的结果显示胚胎对这三种农药的敏感性均小于稀有鮈鲫其他生命阶段(仔鱼、幼鱼和成鱼)。阿维菌素对稀有鮈鲫胚胎具有孵化抑制作用,能够导致胚胎脊柱弯曲的畸形现象;醚菊酯能够使稀有鮈鲫胚胎出现心包囊水肿和脊柱弯曲的现象;毒死蜱对稀有鮈鲫胚胎的毒性显示出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可导致胚胎的卵黄囊伸展不全、脊柱弯曲、尾部弯曲及心包囊水肿等明显的致畸作用。通过比较三种农药对稀有鮈鲫胚胎、仔鱼、幼鱼和成鱼的毒性效应,三种农药对仔鱼、幼鱼和成鱼均为高毒,且稀有鮈鲫成鱼阶段对这三种农药最敏感的,仔鱼和幼鱼次之,胚胎最不敏感。组织病理学观察是在14天延长毒性试验之后,对每个浓度处理组的三个重复的试验鱼进行了图片...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种农药对稀有鮈鲫内分泌干扰效应初步研究


稀有鮑纟印胚胎发育Fig.3.1Embryonicdevelopmentofrareminnow

阿维菌素,仔鱼,现象,胚胎


96 h时完成全部的鮮化(死亡的除外)。在72 h之前出现死亡的胚胎均为凝结卵。96 h后没有死亡的胚胎_化出的性状如图3.7所示,各浓度组存活的胚胎均呈现“C”字形弯曲状,这一现象可能与长期在卵壳受到的挤压有关。■圓图3.7阿维菌素暴露组稀有鉤纟即仔鱼碑形现象(X20)Fig. 3.7 Abnormal rare minnow larvae in avermectin exposure group (x20)注:上图所示为空白对照组正常梓化的稀有鲍柳胚胎3.1.2 il菊醋对稀有鲍鲫胚胎的毒性效应酸菊醋对稀有鮑鲫胚胎的致死效应如图3.8所示,结果表明,在96 h时,醚菊酷对稀有鮑鲫胚胎的毒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暴露时间的继续延长,显示出了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其中,在24-72 h之间,各浓度组的死亡率均140%;在%11时

母细胞,卵母细胞


Fig. 4.14 Late vitellogenic oocytes in rare minnow (><200)成熟/排卵卵母细胞(Mature/spawning oocytes)如图4.15所示,在此阶段卵黄数量已经达到顶峰,细胞变得更大,含更多的水分,核迁移到细胞外围并逐渐溶解。原子核的消失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诊断特征,但是,核往往在较大的卵母细胞的某张切片中不经常可见。因为这种瞬态性质的细胞在部分产卵鱼和成熟/排卵卵母细胞中不那么轻易的被观察到。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7α-甲基睾酮对稀有鮈鲫幼鱼性腺发育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影响[J]. 刘阿朋,查金苗,王子健,王卫民.  生态毒理学报. 2006(03)
[2]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实验动物[J]. 曹文宣,王剑伟.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3(S1)
[3]三种不同剂型的醚菊酯在稻田中的残留降解研究[J]. 龚道新,杨仁斌,郭正元,樊德方.  农业环境保护. 2002(02)
[4]内分泌扰乱化学品对动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J]. 邱东茹,吴振斌,贺锋.  环境科学研究. 2000(06)
[5]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稀有鲫的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J]. 王朝晖,尹伊伟,许忠能,周洁,张琦,张冬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8(04)
[6]稀有鮈鲫胚胎发育研究[J]. 常剑波,王剑伟,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1995(02)
[7]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毒性试验材料[J]. 周永欣,成水平,胡炜,孙美娟.  动物学研究. 1995(01)
[8]稀有鮈鲫对高浓度二氧化碳和低溶氧的急性反应[J]. 王剑伟.  水生生物学报. 1995(01)
[9]稀有鮈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J]. 王铁辉,刘沛霖,陈宏溪,刘汉勤,易咏兰,郭文.  水生生物学报. 1994(02)
[10]草鱼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稀有(鱼句)鲫出血病鱼主要器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J]. 王铁辉,陈宏溪,刘沛霖,刘汉勤,郭文,易泳兰.  水生生物学报. 1993(04)

博士论文
[1]农药阿维菌素在环境中降解和代谢研究[D]. 张卫.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毒死蜱的环境行为研究[D]. 李界秋.广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7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7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