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抗冲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6:02
由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区域。土壤抗冲性是客观反映土壤抵抗径流的冲刷能力,是研究土壤侵蚀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土壤抗冲性,不仅可以反映黄土高原植被改良土壤效益的高低,也可以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选择、林分调查、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晋西黄土高原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6种林分类型,包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地、次生林地、刺槐×侧柏混交退耕(Robinia pseudoacacia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mixed forest)林地、山杏经济林地为研究对象,荒草地与农地作为对照,以坡度、枯落物、生物多样性作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因子,探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抗冲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抗冲性差异很大,不同林分土壤抗冲性的顺序依次为:次生林地>刺槐×侧柏混交退耕林地&...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验模式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土壤冲刷量与Simpson指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刘宇,张洪江,张友焱,周泽福,王月东,程金花,张东旭.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2]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J].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孔祥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3]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J]. 潘德成,李海燕,吴祥云,宋品玉,邓春晖,齐鹏春,张丹丹.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4]黄土丘陵区冻融对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J].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孙会,张正,高丽倩.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7)
[5]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抗冲性及糙率的影响[J]. 李玉婷,张建军,茹豪,李明义,王丹丹,丁杨.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6]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J].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王春香.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3)
[7]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理化性质[J].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0)
[8]重庆四面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J]. 任改,张洪江,白芝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1)
[9]基于冲刷试验的贵州耕地土壤抗冲性研究[J]. 任乐,张科利,郭继成.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1)
[10]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研究[J]. 储小院,王云琦. 林业建设. 2012(05)
博士论文
[1]土壤抗侵蚀指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张振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2]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 陈梦.南京林业大学 2005
[3]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 李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川地区典型林分土壤抗蚀性与抗冲性研究[D]. 王俭成.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研究[D]. 李民义.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D]. 冉茂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4]缙云山次生演替植物群落土壤抗冲性研究[D]. 文卓立.西南大学 2008
[5]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侵蚀研究[D]. 潘义国.贵州大学 2008
[6]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晏.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1421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验模式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土壤冲刷量与Simpson指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刘宇,张洪江,张友焱,周泽福,王月东,程金花,张东旭.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2]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J].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孔祥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3]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J]. 潘德成,李海燕,吴祥云,宋品玉,邓春晖,齐鹏春,张丹丹.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4]黄土丘陵区冻融对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J].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孙会,张正,高丽倩.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7)
[5]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抗冲性及糙率的影响[J]. 李玉婷,张建军,茹豪,李明义,王丹丹,丁杨.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6]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J].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王春香.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3)
[7]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理化性质[J].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0)
[8]重庆四面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J]. 任改,张洪江,白芝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1)
[9]基于冲刷试验的贵州耕地土壤抗冲性研究[J]. 任乐,张科利,郭继成.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1)
[10]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研究[J]. 储小院,王云琦. 林业建设. 2012(05)
博士论文
[1]土壤抗侵蚀指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张振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2]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 陈梦.南京林业大学 2005
[3]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 李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川地区典型林分土壤抗蚀性与抗冲性研究[D]. 王俭成.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研究[D]. 李民义.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D]. 冉茂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4]缙云山次生演替植物群落土壤抗冲性研究[D]. 文卓立.西南大学 2008
[5]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侵蚀研究[D]. 潘义国.贵州大学 2008
[6]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晏.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1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8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