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芦芽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9-03 22:09
  观测现有芦芽山梯度气象塔,对土壤热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有明显的日、季度及年变化特征。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在春季和夏季日平均值为正值,表现为热汇,在秋季和冬季表现却相反,日平均值为负值,表现为热源;5、1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S"型,且振幅在不同季节幅度不同。年总土壤热通量占年总净辐射量的比例很小,但月总土壤热通量占月总净辐射量的比例增大。通过日均土壤热通量与月均土壤热通量的研究,表明5、10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量均呈线性相关,但5月以后随着气候的变暖,森林中的植被覆盖度增加,冠层吸收净辐射量增大,导致土壤热通量出现减小,而不是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增大而增大。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芦芽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


5、1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土壤图,热通量,土壤,季节


从比例上来看,全年的净辐射量为1 253.79 W/m2,土壤5、10 cm处的年总土壤热通量仅占它的0.12%和-0.11% 。在1年内,土壤的热通量占净辐射量的比例很小。表2为各个土壤深度的月总热通量占月总净辐射量的百分比[6]。图3 5、1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年变化

土壤图,热通量,土壤,净辐射


5、1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年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均匀裸土地表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对比及对能量闭合的影响[J]. 郭阳,左洪超,陈继伟,王晓霞,董龙翔.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5(02)
[2]不同土壤热通量测算方法的比较及其对地表能量平衡闭合影响的研究[J]. 徐自为,刘绍民,徐同仁,丁闯.  地球科学进展. 2013(08)
[3]中国土壤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张宏,胡波,刘广仁,王跃思,赵瑞霞.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5)
[4]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变化特征[J]. 李亮,张宏,胡波,刘广仁,刘子锐,王跃思.  高原气象. 2012(02)
[5]会同杉木人工林土壤热通量特征[J]. 张利平,赵仲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6]祁连山海北地区两种高寒草甸植被类型的土壤热通量比较[J]. 王建雷,李英年,王勤学,杜明远,薛晓娟,张法伟.  中国农业气象. 2010(01)
[7]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草地土壤热量状况及植被生长响应——以燕沟流域为例[J]. 王力,卫三平,吴发启.  生态学报. 2009(12)
[8]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热传导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王文杰,崔崧,刘玮,祖元刚,孙伟,王辉民.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9]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热通量研究[J]. 王旭,周国逸,张德强,王春林.  生态环境. 2005(02)
[10]地表热通量测量中的问题[J].   气象科技. 1997(01)



本文编号:3381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81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