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及对智利小植绥螨的亚致死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6 03:01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e Koch是世界性害螨,随着传统农药的大量使用,二斑叶螨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因此,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二斑叶螨得到了迅速发展。球孢白僵菌是重要的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对二斑叶螨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捕食性智利小植绥螨是二斑叶螨的专食性天敌,对二斑叶螨种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球孢白僵菌与智利小植绥螨的联合应用能更有效的防治二斑叶螨。但由于球孢白僵菌是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因此,其对捕食螨也有潜在的致病风险。例如,在球孢白僵菌和捕食螨联合应用时,球孢白僵菌可能会通过侵染二斑叶螨而对捕食螨产生间接影响。基于该假设,本论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力,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球孢白僵菌侵染二斑叶螨的致病过程;测定球孢白僵菌侵染的二斑叶螨对智利小植绥螨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影响,分析球孢白僵菌对智利小植绥螨的亚致死影响;测定复壮后的三个世代的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中的代谢物成分,分析连续世代白僵菌代谢物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力二斑叶螨被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侵染后,其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1×10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率
第二章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10图2-1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率Fig.2-1ThelethalrateofBeauveriabassiana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toTetranychusurticae图2-2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中时Fig.2-2ThelethaltimeofBeauveriabassiana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toTetranychusurticae表2-1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中浓度Table2-1ThelethalconcentrationofBeauveriabassianaonTetranychusurticae回归方程Toxicmodel相关系数R2Correlationcoefficient致死中浓度LC50(个/mL)y=-2.939+0.479x0.981.37x106
第二章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112.4.2球孢白僵菌侵染二斑叶螨的扫描电镜观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对二斑叶螨成螨的侵染过程。发现8h后,分生孢子可以粘附在二斑叶螨体表(图2-3A)。24~36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沿二斑叶螨表皮生长(图2-3B)。48h后,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并成功穿透二斑叶螨表皮(图2-3C)。60h后,二斑叶虫体被菌丝包被(图2-3D)。图2-3球孢白僵菌孢子在二斑叶螨体表萌发和侵染过程Fig.2-3GerminationandinvasionofBeauveriabassianasporeonthebodyofadultsTetranychusurtice2.5结论与讨论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死亡率影响显著。二斑叶螨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108个/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力最强。同时在1×108个/mL浓度,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LT50最短,为5.0d。与Wekesa报道的球孢白僵菌对伊氏叶螨的LT50(4.6~5.8d)接近[7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株侵染豌豆蚜的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J]. 张挺峰,王睿,刘长仲. 昆虫学报. 2020(01)
[2]蝗虫生物防治发展现状及趋势[J]. 石旺鹏,谭树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3)
[3]病原细菌和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联合毒力与相容性[J]. 徐超,康文通,张华峰,黄冬梅,童应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9(01)
[4]水稻二化螟病原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J]. 李美君,白庆荣,臧连生,阮长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5]黄绿绿僵菌Ma130821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室内毒力及毒杀作用研究[J]. 刘思雨,薛锐,陈斌,杜广祖,李正跃,肖关丽.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6)
[6]八株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蚜致病性的影响[J]. 蔡春霞,李茂业,陈德鑫,潘敬,刘明科,齐禹哲,肖丽娜,任春燕,刁朝强,徐传涛,沈祥祥,邓双跃. 中国烟草科学. 2018(05)
[7]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5)
[8]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水稻重要害虫的防治效果[J]. 张舒,张求东,罗汉钢,李国敬,田龙,淡昭菊.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7)
[9]一株对桃蚜有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田佳,汝冰璐,王颖,成巨龙,李晓宇,安德荣.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3)
[10]不同温度下两株球孢白僵菌侵染西花蓟马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毒力[J]. 刘晓晨,吴圣勇,雷仲仁,王海鸿.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8)
博士论文
[1]白僵菌、巴氏新小绥螨和西花蓟马间的互作关系研究[D]. 吴圣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对温室白粉虱实验种群影响研究[D]. 卫秋阳.西南大学 2017
[2]球孢白僵菌对葱蝇的致病性和控制潜能研究[D]. 张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分子特征及肠球菌感染小鼠代谢组学分析[D]. 孙琅.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386606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率
第二章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10图2-1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率Fig.2-1ThelethalrateofBeauveriabassiana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toTetranychusurticae图2-2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中时Fig.2-2ThelethaltimeofBeauveriabassiana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toTetranychusurticae表2-1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死中浓度Table2-1ThelethalconcentrationofBeauveriabassianaonTetranychusurticae回归方程Toxicmodel相关系数R2Correlationcoefficient致死中浓度LC50(个/mL)y=-2.939+0.479x0.981.37x106
第二章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112.4.2球孢白僵菌侵染二斑叶螨的扫描电镜观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对二斑叶螨成螨的侵染过程。发现8h后,分生孢子可以粘附在二斑叶螨体表(图2-3A)。24~36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沿二斑叶螨表皮生长(图2-3B)。48h后,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并成功穿透二斑叶螨表皮(图2-3C)。60h后,二斑叶虫体被菌丝包被(图2-3D)。图2-3球孢白僵菌孢子在二斑叶螨体表萌发和侵染过程Fig.2-3GerminationandinvasionofBeauveriabassianasporeonthebodyofadultsTetranychusurtice2.5结论与讨论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死亡率影响显著。二斑叶螨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108个/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力最强。同时在1×108个/mL浓度,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LT50最短,为5.0d。与Wekesa报道的球孢白僵菌对伊氏叶螨的LT50(4.6~5.8d)接近[7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株侵染豌豆蚜的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J]. 张挺峰,王睿,刘长仲. 昆虫学报. 2020(01)
[2]蝗虫生物防治发展现状及趋势[J]. 石旺鹏,谭树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3)
[3]病原细菌和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联合毒力与相容性[J]. 徐超,康文通,张华峰,黄冬梅,童应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9(01)
[4]水稻二化螟病原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J]. 李美君,白庆荣,臧连生,阮长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5]黄绿绿僵菌Ma130821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室内毒力及毒杀作用研究[J]. 刘思雨,薛锐,陈斌,杜广祖,李正跃,肖关丽.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6)
[6]八株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蚜致病性的影响[J]. 蔡春霞,李茂业,陈德鑫,潘敬,刘明科,齐禹哲,肖丽娜,任春燕,刁朝强,徐传涛,沈祥祥,邓双跃. 中国烟草科学. 2018(05)
[7]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5)
[8]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水稻重要害虫的防治效果[J]. 张舒,张求东,罗汉钢,李国敬,田龙,淡昭菊.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7)
[9]一株对桃蚜有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田佳,汝冰璐,王颖,成巨龙,李晓宇,安德荣.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3)
[10]不同温度下两株球孢白僵菌侵染西花蓟马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毒力[J]. 刘晓晨,吴圣勇,雷仲仁,王海鸿.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8)
博士论文
[1]白僵菌、巴氏新小绥螨和西花蓟马间的互作关系研究[D]. 吴圣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对温室白粉虱实验种群影响研究[D]. 卫秋阳.西南大学 2017
[2]球孢白僵菌对葱蝇的致病性和控制潜能研究[D]. 张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分子特征及肠球菌感染小鼠代谢组学分析[D]. 孙琅.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386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8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