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和固碳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7 20:08
【目的】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阐明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外源有机碳累积投入的响应关系,揭示黑钙土土壤及团聚体固碳效应和土壤有机碳定量提升机理。【方法】于2012年4月在吉林省农安县玉米主产区设置了玉米秸秆还田量田间定位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秸秆还田量0(SA0)、秸秆还田量4 500 kg·hm-2(SA300)、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SA600)、秸秆还田量13 500 kg·hm-2(SA900)。利用多年试验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外源有机碳投入的数据分析其量化关系和固碳效率。通过湿筛法筛分>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分析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固碳效应。【结果】长期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SA600和SA900两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SAO)、低量秸秆还田(SA300)(P<0.05),并且后3年SA900和SA600两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达显著...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2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图文】:
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变化
随着连续7年外源有机碳累积输入下,>2 mm、2—0.25mm和0.25—0.053 mm各粒级团聚体碳储量均显著提高(P<0.05),图5),表明这些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均没有出现碳饱和现象。<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并未随累积碳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碳饱和迹象。图5中的直线斜率表示各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斜率越大固碳效率也越大。2—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固碳效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P<0.05),固碳效率为13.6%;其次为>2 mm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为4.9%;0.25—0.053 mm和<0.053 mm粒级微团聚体固碳效率为最低。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以2—0.25 mm粒级大团聚体对秸秆还田响应最敏感,对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可作为表征土壤有机碳响应土壤管理措施变化指标。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2]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白建忠,陈泽,丁永锋,张珞,赵营. 土壤通报. 2017(05)
[3]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J]. 董珊珊,窦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9)
[5]15年保护性耕作对黄土坡耕地区土壤及团聚体固碳效应的影响[J].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王碧胜,梁国鹏,姚宇卿,吕军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6]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固碳效率[J]. 蔡岸冬,张文菊,申小冉,肖婧,韩天富,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7]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J].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2)
[8]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邸佳颖,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0)
[9]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J]. 夏海勇,王凯荣,赵庆雷,张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4)
[10]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J]. 张敬业,张文菊,徐明岗,黄庆海,骆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4)
本文编号:3390176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2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图文】:
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变化
随着连续7年外源有机碳累积输入下,>2 mm、2—0.25mm和0.25—0.053 mm各粒级团聚体碳储量均显著提高(P<0.05),图5),表明这些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均没有出现碳饱和现象。<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并未随累积碳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碳饱和迹象。图5中的直线斜率表示各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斜率越大固碳效率也越大。2—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固碳效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P<0.05),固碳效率为13.6%;其次为>2 mm粒级团聚体,固碳效率为4.9%;0.25—0.053 mm和<0.053 mm粒级微团聚体固碳效率为最低。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以2—0.25 mm粒级大团聚体对秸秆还田响应最敏感,对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可作为表征土壤有机碳响应土壤管理措施变化指标。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2]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白建忠,陈泽,丁永锋,张珞,赵营. 土壤通报. 2017(05)
[3]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J]. 董珊珊,窦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9)
[5]15年保护性耕作对黄土坡耕地区土壤及团聚体固碳效应的影响[J].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王碧胜,梁国鹏,姚宇卿,吕军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6]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固碳效率[J]. 蔡岸冬,张文菊,申小冉,肖婧,韩天富,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7]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J].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2)
[8]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邸佳颖,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0)
[9]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J]. 夏海勇,王凯荣,赵庆雷,张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4)
[10]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J]. 张敬业,张文菊,徐明岗,黄庆海,骆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4)
本文编号:3390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9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