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凋落物养分归还与碳固定
本文关键词: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凋落物养分归还与碳固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针对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对五种林分的地表凋落物养分归还及碳固定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林分中养分归还及碳固定特征,并针对不同林分的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高寒地区更加精确地养分管理和物质循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的TC、AP、C/N、C/P在数值上均随分解层的层次加深呈现递减趋势,白桦林、青海云杉-白桦的凋落物养分主要受P元素限制,而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则受N、P两种元素共同限制;2)五种林分中,凋落叶是凋落物中最主要的成分,N、P元素浓度均在凋落物花、果上取得最大值,生长季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量对于土壤的自然含水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另外,与养分归还一样,尽管林地凋落物各组分或不同林分之间的碳元素浓度各有差异,其碳元素的归还量仍直接受凋落物量这一主导因素影响;3)剥离凋落物显著减少了土壤呼吸强度(p<0.05),土壤含水率未发现与土壤呼吸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生长季云杉-白桦混交林的凋落物呼吸贡献(44.9%)高于云杉-落叶松混交林(41.9%)、华北落叶松(38.5%)、青海云杉(35.9%)以及白桦林(19.3%),生长季白桦林凋落物表现为碳固定,固定速率为0.915t/hm2,其余四种林分均表现为碳释放,释放速率分别为华北落叶松(0.057t/hm2)、青海云杉(0.198t/hm2)、云杉-落叶松(0.458t/hm2)、云杉-白桦(0.882t/hm2)。
【关键词】:青海高寒区 凋落物 养分归还 碳固定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1.3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10-13
- 1.3.1 森林凋落物的概念10-11
- 1.3.2 森林凋落物量的研究现状11
- 1.3.3 凋落物养分状况的研究现状11
- 1.3.4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现状11-12
- 1.3.5 凋落物养分归还的研究12-13
- 1.4 土壤有机质与碳循环13-15
- 1.4.1 土壤有机质13-14
- 1.4.2 土壤有机碳库14
- 1.4.3 高原土壤碳库14-15
- 1.4.4 土壤碳循环15
- 1.5 土壤呼吸研究15-18
- 1.5.1 土壤呼吸的概念及研究意义16
- 1.5.2 土壤呼吸反应机制16
- 1.5.3 土壤呼吸的控制因子16-18
- 1.5.4 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18
- 1.6 凋落物碳固定的研究方法18-19
- 2. 研究区概况19-23
- 2.1 气候水文20
- 2.2 土壤20
- 2.3 植被20-21
- 2.4 社会经济状况21-23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23-27
- 3.1 研究内容23
- 3.2 研究方法23-26
- 3.2.1 实验布设23
- 3.2.2 不同林分凋落物收集与处理23-24
- 3.2.3 凋落物和土壤层营养元素测定24-25
- 3.2.4 不同林分土壤呼吸观测与计算25
- 3.2.5 凋落物养分归还计算25
- 3.2.6 凋落物碳固定计算25
- 3.2.7 数据分析25-26
- 3.3 技术路线图26-27
- 4. 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化学计量特征27-35
- 4.1 结果与分析27-31
- 4.1.1 不同分解层凋落物C、N、P含量27-28
- 4.1.2 不同分解层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28-30
- 4.1.3 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有效氮和有效磷30-31
- 4.2 讨论31-34
- 4.2.1 高寒区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31-33
- 4.2.2 不同林分类型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33-34
- 4.3 小结34-35
- 5. 五种林分结构的养分归还与碳归还35-42
- 5.1 结果与分析35-39
- 5.1.1 五种林分人工林生长季凋落物量和组分结构35
- 5.1.2 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浓度35-37
- 5.1.3 凋落物各组分的含碳率37
- 5.1.4 生长季养分及碳归还量37-39
- 5.1.5 凋落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39
- 5.2 讨论39-41
- 5.2.1 五种林分结构凋落物量39-40
- 5.2.2 五种林分结构凋落物养分浓度40
- 5.2.3 养分归还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研究40
- 5.2.4 生长季凋落物养分归还量40-41
- 5.3 小结41-42
- 6. 不同林分凋落物呼吸影响及固碳速率42-52
- 6.1 结果与分析42-49
- 6.1.1 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42-43
- 6.1.2 剥离凋落物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贡献43-44
- 6.1.3 不同林分凋落物土壤呼吸差异44
- 6.1.4 剥离凋落物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44-48
- 6.1.5 五种林分地表凋落物的生长季碳固定速率48-49
- 6.2 讨论49-50
- 6.2.1 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49
- 6.2.2 凋落物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49-50
- 6.2.3 五种林分结构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及碳固定速率影响50
- 6.3 小结50-52
- 7. 结论52
-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8
- 个人简介58-59
- 导师简介59-60
- 获得成果目录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兆,刘建军,朱清科,吴钦孝;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2 李雪峰;韩士杰;胡艳玲;赵玉涛;;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叶凋落物中有机物分解与碳、氮和磷释放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3 万猛;田大伦;樊巍;;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动态[J];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4 刘桂霞;王谦谦;张丹丹;;凋落物和覆土对防风种子萌发及早期生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年02期
5 马红亮;刘维丽;高人;杨玉盛;孙杰;;凋落物与单宁酸对森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6 涂玉;尤业明;孙建新;;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地表凋落物与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9期
7 罗新萍;;云南泸水5种生态公益林凋落物持水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崔洋;汪思龙;于小军;颜绍馗;;森林土壤动物对凋落物早期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年11期
9 汪思龙,陈楚莹;凋落物对土壤酸化的缓冲及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2年04期
10 彭耀强;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继勋;;植物凋落物研究概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殷秀琴;陈鹏;;小兴安岭人工云冷杉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华;张建利;喻理飞;卢红英;袁丛军;;草海流域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光升;华西雨屏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的生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春阳;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姚健;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静;凋落物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潘辉;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肖以华;冰雪灾害导致的凋落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王意锟;不同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下凋落物分解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程煜;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易志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诚;模拟氮沉降和凋落物组成对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姜沛沛;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左巍;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凋落物养分归还与碳固定[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王庆玲;黔中地区几种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伟;川西亚高山植物层次调控对凋落物凋落与分解动态及苔藓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尚华;京西百花山区9种植物群落凋落物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7 韩雨;巨桉与台湾桤木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涂玉;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地表凋落物和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钱正敏;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动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严海元;缙云山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凋落物养分归还与碳固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0121.html